2016年,帝都通州商住房全面限購的消息在執行前就在網上大量轉載。受此刺激,一些錢多的購房者紛紛趕上政策末班車,加緊購買商住房,僅一天的簽約量就相當于5月全月簽約量的60%。面對火熱的市場行情,很多人蠢蠢欲動,也有人持觀望態度。
從交易的情況來看,購買商住房的人群一般分為兩類:一是不能再購買普通住宅的購房者,二是沒有購房資格的自住需求者通過購買商住房來過渡。對于第二者來說,現在該不該買商住房呢?購買商住房是否存在風險呢?
商住房,既可以用作居住用房,又可以登記公司從事商業活動。其本質上屬于非住宅,是將非住宅用地開發建設成可居住房屋,而且在房產證上也注明了是商業、用于企業工作的這類產權。
土地使用權年限,如果40年,就是可商可住房,按照商業用房貸款利率(低上浮10%),首付5成;如果70年,就是住宅,按照住宅按揭貸款利率(高下浮30%),大部分城市首付20%(首套)。
對于商住房有兩種解釋:一是既可以作店面,又可以作住房;二是樓下是店面,樓上是住房,產權為同一人。
與普通住宅相比,商住房大的優點就是價格低。商住公寓一般以高層、小面積為主,容積率較高,售價相對低出不少。對于那些暫時無法承擔普通住宅或者沒有購房資格的人來說,作為一種過渡型住宅,商住房是一種合適的選擇。
其次,商住房比普通住房高,可隔成兩成。如房本面積為60平方米,那么,實際居住面積就可達到120平方米。既然可商可住,就可將樓下作為店面,樓上作為住房。如此看來,商住房不僅滿足了居住功能,也兼具理財功能。
與普通住宅相比,商住房購買門檻相對較低。盡管商住房有價格低、購買不受限制的勝勢,但其缺點也是十分明顯的:
1、商住項目的土地出讓年限一般只有40年或50年,普通住宅則是70年;
2、商住房低首付比例為45%,貸款期限一般不能超過10年,貸款利率不得低于同期同檔次利率的1.1倍,且不能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
3、商住房不能遷戶口;
4、商住房不能享受中小學、商業、居委會等配套服務;
5、商住房在購買和使用過程中都不能享受住宅的稅費減免優惠,交易和持有成本高;
6、商住房水電費、供暖費、物業費等費用標準高于普通住宅,且商住房基本上沒有燃氣,只能用電磁爐;
7、商住房居住密度相對較大,宜居性較差;
8、由于很難成立業委會,商住房的業主維權也很困難,而且商住不是住宅,所以用作居住時很多權益不受法律保障。
商住房雖然滿足了部分群體的居住需求,但是潛在的問題和風險也特別多。商住房的形成有其歷史原因,就目前來說,一二線乃至三四線總庫存還是不少的,這也導致了商住房價值空間小、漲幅緩慢。如遇房價下跌,商住房首當其沖,將比普通住宅更快更早下跌,以上是需要購房者審慎考慮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