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二手房就像找對象,房屋的年齡決定了一棟房子的身家和未來空間。但是想要得到準確的房齡,卻需要從許多紛繁復雜的信息當中過濾。
首先,房齡與房屋使用年限有關,但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房齡:自房屋竣工驗收合格交付使用之日起開始計算房屋的年限。
房屋的使用年限:即房屋土地的使用年限,是從開發商拿地之日開始算起。
比如,開發商2010年拿地,70年使用權,該土地使用期限為2010至2080年;開發商在該土地建的房子,2012年交付使用。到了2016年,土地使用年限剩余64年(2080-2016);該房屋的房齡為4年(2016-2012)。
其次,房齡對于房屋買賣的影響巨大!
1.從上面介紹可以看到,房齡是房屋從新房投入使用開始逐漸變舊的過程。所以年限越高的老房子,可使用的年限越低,貶值越快。同周邊的小區相比,相同戶型房齡越長,房屋價格越低。因為越老越不易出售,時間過長的房子,甚至會出現貶值。
此外房齡高的老房子,居住的舒適度比較低,建筑主體的磨損情況越嚴重。隨著受損程度的增加,還可能存在安全隱患。房齡越長,剩余的土地使用年限就越短,維修費用也越高,持有成本增加。
2.房齡越長,可貸款的年限就越短。太老的房子,可能銀行都不愿意放貸。貸款額度方面,可能也受影響。比如一套老房子,售價100萬,銀行評估價80萬,按照首付3成來算,銀行可以給你發放的貸款最多為56萬(80-80*0.3),然而,售價100萬減去貸款的56萬,就是44萬,意味著首付要支付44萬才行。
3.房齡越長,越容易滿足“滿五”或“滿二”,從而降低或免除叫過程中的交易個稅和增值稅。
第三、房齡不是年齡,想虛報就虛報。
有人說既然房齡這么重要,那么怎么樣才可以準確的掌握房屋年齡?看房產證準確嗎?房產證可以用來查詢房齡,但這種方式并不靠譜。因為房產證上的房齡不夠準確,正常情況下房齡通常比房產證登記時間要長兩年左右;而且這種方法適合查詢第一次在二手房市場交易的房子。如果房子已被多次轉手,就不能查詢到其真實房齡,因為房產證上顯示的是最新的拿證時間。
到房產管理部門查檔,是判斷房齡最穩妥的查詢方式,可以查到準確的房齡信息。這個需要房主配合,帶上房本和身份證等相關資料進行查詢。
另外,在二手房交易網上備案的情況下,網上掛牌后,輸入產權證號,可查詢房屋相關信息。但一般只有擁有掛牌權的中介公司才能查詢。因此,要找正規的中介公司,減少風險。
第四、來不及準確查詢,僅初步判斷房齡要怎么做?
在多年從業過程當中,常常有需要初步簡單判斷房屋年齡的時候。那么幾個小妙招,也許可以幫你初步核實房屋年齡是否準確!
1.咨詢該小區的其他業主、物業工作人員或者附近的老住戶,比照得出結論。
2.從房屋結構上判斷,上世紀80年代的房屋,比較明顯的特征是廳小;上世紀90年代的房屋,在戶型設計上開始出現“廳”的概念,兩房一廳的房子使用面積大約有80平方米,講究“大客廳”,客廳在14至15平方米。
3.看細節。根據一些難以更換的物件(下水管道、衛生間地漏等)來判斷房齡;廚衛的裝修比較難以改變,也就比較容易判斷出房屋的真實裝修年代,比如地板的裝修就不容易更換,所以從地板的成色及款式就比較容易看出房屋的新舊程度。
4.樓層高度。樓層數在2到3層多為上世紀五十到六十年代左右的建筑;樓層在8層但是沒有電梯的住宅樓約為九十年代中期的建筑;10層以上小高層并配有高層電梯的住宅,約為2000年左右的建筑。
5.看外立面,通過外墻使用材料推測。紅磚外墻,外觀沒有粉飾的住宅樓,多為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期的建筑;水泥外粉墻面的住宅樓,大多是九十年代初、中期的建筑;墻面涂了外墻漆的住宅樓和外貼墻面磚的住宅,應該是九十年代中后期以后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