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房屋后具體能不能推遲收房,要看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來確定房屋能不能推遲收房。特別是物業管理費這一塊。現在很多的購房合同特別注明,如果業主在合同約定的時間無正當理由不收房,當已經收房處理,那么業主就要按照已經收房的標準繳納物業管理費。這就是業主的損失。要避免這種損失,可以轉守為攻,就是看開發商是否具備交房條件,建筑工程備案證是否已經辦理,建筑規劃是否已經驗收,消防是否驗收,水、電、氣是否已經通了。
1、各種收房資料要齊備。
收房的時候業主需要帶身份證,戶口本,購房合同,收款收據,還有大修基金發票,有的還要提供契稅繳納發票。
業主到現場收房時,必須要看開發商是否具備以下文件:一是《建筑工程竣工備案表》,二是房屋的質量保證書和使用說明書,三是國家認可的專業測繪單位出具的關于住房面積實測數據和公攤面積的報告。
同時,業主要查看房屋條件是否與購房合同中的約定存在出入。如果開發商不能提供這些文件,業主就應該拒絕收房。
2、和開發商共同驗收新房。
一定要和開發商共同驗收新房,有問題當面注明,并書面約定開發商承諾解決的時間和責任。
收房時需要和開發商共同進行驗收交接工作,主要包括所交付的房屋結構設計是否和原圖相符,房屋質量和門窗等是否和合同的約定一樣,水電氣等配套設施是否按合同到位,其他購房合同中約定的項目是否符合要求。
專業人士提醒,要在交房承諾中約定解決的時間和責任。向開發商索取單獨的“二書”(質量保證書和使用說明書)和竣工后房屋水遇管線圖,交納尾款后,再領鑰匙。
3、簽收房文件時“留一手”。
一些小區交房時,開發商要求業主必須把一些配套費用交齊后才讓業主進新房查看。
專業人士建議,在簽合同時應約定“交房時,應先驗房然后簽收房手續。”如當初合同沒有這個約定,則可采取變通的方法,在收樓文件中注明“房內情況未看”或“未驗房”等字樣,萬一驗房出現什么情況,也可保護自己的權益。
4、仔細查看《備案表》。
按照規定,《竣工驗收備案表》上的每一項都必須報主管部門備案,而一些開發商卻用一張《備案表》來應付所有的項目。業主收房時不能只簡單地看有沒有《竣工驗收備案表》,而是要仔細查看所購的房屋是否在該表的范圍內,以及表內的各個分項是不是都備了案。
5、未收房不應提前繳費。
一些小區的物業公司在業主收房前,會要求業主先交一年的物業管理費。專家提醒,業主可拒絕這項要求。根據規定,業主在收房后才與物業公司簽訂服務協議,才能付費,業主還未驗房,這個時候還沒享受物業服務,不應提前繳費。
6、發生面積誤差怎么辦。
在商品房買賣中,應當在合同中注明建筑面積和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并注上房屋交付時的實測面積(產權登記面積)與合同約定面積發生誤差時的處理辦法,以保證一旦發生面積誤差時,可以按照合同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