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戶型圖。
在房屋戶型圖中,承重墻在工程圖上的標注一般為黑色,標注為白色部分的墻體為非承重墻,非承重墻體是可以改造拆除的,對房屋建筑安全性不會有影響。
2、看結構。
承重墻的判斷首先要看結構類型,分混合結構、框架結構、剪力墻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等,一般住宅多層以混合結構和框架結構為主,混合結構的承重墻要看板的短向是否支撐在墻上,也就是所謂的單向板,一般支撐短向板的墻是承重強,當然這是比較籠統的說法。具體看結構布置和配筋。框架結構是梁柱承重,墻是隔墻。在我們的住房之中,對于高層住宅來說,一般都是框架剪力墻墻結構,由混凝土澆注的都是承重墻。如果是磚混結構的,縱橫墻都可能是承重墻,一般標準磚的墻是承重墻,加氣磚的是非承重墻。
3、利用聽聲音看厚度。
非承重墻都比較薄,一般在10厘米厚左右。用手或小錘等小物件敲擊墻壁拍一拍,有清脆的大回聲的,是輕體墻,而承重墻應該沒什么太多的聲音。
承重墻是支撐著上部樓層重量的墻體,是形成整個房屋的結構骨架,一旦失去,沒有了支撐點就很容易塌陷。所以并不是說只有1樓的承重墻不去拆除就沒有危險了,每個樓層的承重墻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拆除應力結構就會變形,整體結構就會變得非常脆弱,很是危險。
而非承重墻是指不支撐著上部樓層重量的墻體,只起到把一個房間和另一個房間隔開的作用,在工程圖上為中空墻體,有沒有這堵墻對建筑結構沒什么大的影響。
承重墻能否拆除?
承重墻是理論上是堅決不能拆除的,它是建筑主體結構的核心支撐,影響了整棟樓的安危,絕對不能動。
承重墻不僅不能拆,挖洞也不可以,鄰居投訴不單單是恢復的問題,需要讓有資質的公司專門做恢復,還需要專業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確保恢復的墻體能達到原始的承重作用,否則基本是官司后患無窮。
當然,也有專業建筑公司可以對一些承重墻拆除再通過植筋、粘鋼等加固方式來達到原有的承重力,但施工前應得到物業的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