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非承重墻里面是沒有鋼筋的,即使非承重墻里面有鋼筋一般是小直徑的拉結鋼筋(直徑為6mm或8mm),非承重墻主要是起隔斷作用,一般是可以拆的,但是裝修敲墻前可以先去物業備案,如果是不能拆的墻,一般物業的人也會通知的。
1、拆墻前應報物業審批:一般,整個樓房完工后,建造商會交物業處一份圖紙,上面清楚的標注了各種墻體的性質、厚度、材質等,這樣才能讓業主根據了解哪些墻是可以拆除的。所以,業主朋友們在墻體改造前,必須把設計師給的施工圖紙遞交到物業公司,得到批準后才能施工。
2、頂面橫梁不可拆:有的住宅頂部是有橫梁的,它是關鍵的承重部件,起到了穩固的功效,有的業主為了好看或者是方便設計而會敲橫梁,其實這是錯誤的做法,極易導致上層樓板下墜,我們在裝修時可運用吊頂把橫梁隱藏起來,既美觀又解決了問題。
3、銜接陽臺的墻體勿敲:許多房子是有外露臺的,內外銜接處用墻體隔開,有的朋友為了滿足采光會將這堵墻拆了,這也是錯誤的做法。一般來說,這堵墻為承重墻,在上面鑿洞開窗都是有風險的。如果本身這堵墻上就有門窗了,那么門窗可敲掉,但窗戶下面的墻體就不能敲,這段墻稱為“配重墻”,起著挑起陽臺的作用,被拆除后會使陽臺的承重力下降,還易導致陽臺下墜。
4、承重墻不可拆: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但是往往很多人拆錯,為什么?就是你壓根不了解你的房子中哪些墻體屬于承重墻。承重墻是墻體上無預制圈梁的墻面,厚度比非承重墻厚,通常是24公分,非承重墻則為10~15公分。承重墻拆除,極易影響房子的構造安全,在改造前需查看施工構造計劃圖,并咨詢有關專業人士。
5、拆墻后的修補工作不能省:按照計劃拆改完成后,后期的修補也是不可少的,如新磚新砌的墻面要做拉筋處理,也就是對對新舊墻接縫的地方做好修補工作,這樣方可確保墻體的安穩性、抗震性。
1、承重墻:凡直接承受上部屋頂、樓板所傳來的荷載的墻稱承重墻。
2、非承重墻:凡不承受上部荷載的墻稱非承重墻。非承重墻包括隔墻、填充墻和幕墻。
3、隔墻:凡分隔內部空間其重量由樓板或梁承受的墻稱隔墻。
4、填充墻:框架結構中填充在柱子之間的墻稱框架填充墻。
5、幕墻:懸掛于外部骨架或樓板間的輕質外墻稱幕墻。
6、外部的填充墻和幕墻不承受上部樓板層和屋頂的荷載,卻承受風荷載和地震荷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