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產交易中,購房陷阱無處不在,尤其當你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就去了售樓處,可能單憑售樓人員的幾句忽悠,你就掏空了錢包。那么,你知道當你去買房的時候,售樓人員的哪些話不能相信嗎?
1、 這房子了
當你走進售樓處之后,售樓人員會熱情得為你介紹這個房子,那個房子,但如果你表示房價太高,沒錢買,能不能介紹個點的,他們通常都會說“這已經是我們這兒的房子了”。
其實,他們手里可能會有更的房子,但為了能多拿點提成,所以要說服你買下更貴一些的房子。當然,也有可能這真的是他們那里的房子,但肯定存在著通風不良,采光不好等問題才會。
2、 交一點錢先定下來
當你看上了一套房子,而且表現出了強烈的購買欲望,但又表示沒有那么多錢可以立馬就買下,這時售樓人員就會讓你先交一點錢把房子定下來,不然就會被別人買走。
其實,這是一種被行內稱作“逼訂”的銷售技巧,當你交了錢之后,便會在心理上對這個樓盤有了牽掛,終往往會將其買下。
3、 這套房子已經賣出去了
看上的房子被售樓人員告知已經出售,無奈之下只能退而求其次,買下湊合的房子,這是很常見的情況,但其實,那句“這套房子已經賣出去了”的背后是藏著很多貓膩的。
謊稱好房子已經售完,從而先把位置、戶型不理想的房子先賣出去,這樣等到銷售后期的時候,好房子依舊能賣出個好價錢。
4、 綠化率能達到60%
如果你問售樓人員,小區的綠化面積能達到多少,通常售樓人員會告訴你綠化率可以達到60%,或者甚至會說達到80%,這時你就不會再擔心綠化問題了。
實際上,綠化率指的是綠化垂直投影面積的總和與小區用地的比率,樹的影子一樣可以計入綠化率,而綠地率則指的是小區范圍內各種綠地的總和與小區用地的比率。相比綠化率,綠地率才是每一位購房者想知道的關于綠化的真相,卻往往被售樓人員偷換了概念。
5、 離XX十分鐘就到了
“距商業只要十分鐘”、“離站才十分鐘”、“跟前就是,十分鐘就到”等,這都是售樓人員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但你并不能輕易相信。
所謂的“十分鐘”,其實很可能是兩個地點之間的直線距離,完全不符合實際情況,還有可能是你開著車飛速狂奔所花費的時間,總之不太可能是真實時間。
6、 買房就送物業費
物業費在買房時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不少人都希望能省下這筆錢,如果聽見售樓人員說“買房就送物業費”,那可能是分分鐘就掏出了錢包,但這句話并沒有那么可信。
事實上,大多數開發商在開發銷售完成后,將撤出小區,而由開發商前期組建的物業管理公司也極有可能需要更換,當新物業公司入駐之后,物業費還是照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