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面地價的具體計算公式為:樓面地價=土地總價格/建筑總面積=土地單價/容積率,其中建筑總面積=土地總面積*容積率。假設小區土地價格為40萬/畝,容積率為1.8的話,樓面地價=400000*0.0015/1.8=334元/平方米(0.0015畝是1平方米)。
樓面地價是指單位建筑面積所分攤的平均的土地價格,樓面地價是房價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與建造成本、開發利潤、相關稅費等共同構成了商品房的市場價值。簡單地可以理解為在土地上蓋出房子后,每單位售價中所包含的土地成本。樓面地價最真實地反映了建筑單價中所包含的單位土地成本價格。
1、影響地價的一般因素,一般因素是指影響土地價格的一般、普遍、共同的因素。
2、影響地價的區域因素,區域因素是指土地所在地區的自然條件與社會、經濟、行政等因素相結合所產生的地區特征中,對土地價格產生影響的因素。在對地源價的影響中,同一區域因素對不同用知途土地價格影響程度不同,區域因素有的對地價產生直接影響,有的則是間接影響。
3、影響地價的個別因素,個別因素又稱為宗地因素,是指宗地自身條件和特征對宗地地價的影響,是在同一地域內,造成各宗地價格之間差異的重要因素。這里特別說明的是,土地用途不同,同一宗地的各個別因素對地價的影響程度也不會相同。
4、不同用途土地的地價影響因素,其中包含商業用地、居住用地、工業用地、農用地。
5、在合理的空間環境條件下,容積率越大,建設開發強度越大,土地利用率越高,土地價格越高,但這種增加呈一種遞減的規律。反映在樓面地價上,一般情況下,容積率越大,樓面地價越小。但由于地價形成機制的復雜性,這種規律在不同用途、不同區域間又存在著復雜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