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讓金計算公式:補交土地出讓價款(元)=網格點樓面基準地價(元/平方米)×容積率修正系數×10%×上市房屋建筑面積×年期修正系數;
1、有實際銷售價的,且不低于所在級別基準地價平均標準的按銷售價不低于40%的標準計算出讓金,若銷售價低于基準地價平均標準的,則依照標準地價平均標準的40%計算。
2、發生轉讓的劃撥土地使用權補辦出讓時,按基準地價平均標準的40%計算。
3、通過以上方式計算的土地出讓金數額,土地使用權受讓人有異議的,由受讓人委托有資質的土地估價機構進行評估,按評估價的40%計算土地出讓金。
4、劃撥土地使用權成本價格占土地價格的較高比例不得高于60%,在以劃撥土地使用權價格計算出讓金時,必須將成本價格換算成市場土地價格,再按不低于40%的標準計算土地出讓金。
再從另一個具體方面來計算就是分地面價與樓面價兩種計算方式了。地面價為每平方米土地的單價,即出讓金總額÷土地總面積;樓面價為攤到每平方米建筑面積的地價,即出讓金總額÷規劃允許建造的總建筑面積。一般以樓面價來計算效益。
1、若業主當年是以成本價購得的房:土地出讓金=當年成本價x建筑面積x1%
2、若業主當年以優惠價或標準價購房:
A、先向原單位繳納土地出讓金,補全成本價(優補成):當年成本價x建筑面積x6%
B、再繳納土地出讓金:當年成本價x建筑面積x1%(該費用由購買方承擔)
其實土地出讓金就是指各級政府部門將出讓給土地的使用者,按照規定要向受讓人收取的的全部價款(指的是土地出讓的交易總額),或者在土地的使用期滿以后,土地的使用者則需要續期向土地的管理部門進行繳納的續期土地而出讓的價款,或者是原通過了行政劃撥所獲得的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將土地的使用權有償的轉讓、出租、抵押、作價入股以及投資,按照相關規定補交的土地出讓的價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