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區的綠化率不能低于30%,政策對住宅小區的綠化率有明確的規定,如果沒有沒有達到這一標準,國家是不會允許房地產開發新的項目的。現在的各項污染都越來越嚴重,很多人在購房的時候也希望自己居住的地方綠色盎然,希望小區的綠地面積更多一些,但開發商卻不是這么想的,所以綠化率通常以下限控制。
綠化率越高,說明小區有綠化的地方就越多,一般這種情況,這個小區園林景觀布置得也更好一些,但對于開發商而言,綠化率越高,浪費得面積就越多。所以現在很多小區都會存在綠化不夠得情況,綠化率是一個不準確、不規范的用詞,準確的提法應為綠化覆蓋率。小區內部得綠化面積主要包括居住區公園、小游園、組團綠地及其他的一些帶狀化公共綠地。
1、本質概念不同:
綠化率是在看房的時候,開發商給出的一項綠化數據,用樓盤的周圍基礎環境來吸引購房者,綠化所指的范圍很大,樹蔭也算綠化率,它是建設用地范圍內的綠化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是一個不規范、比較寬泛的概念。綠地率是一個準確、嚴謹的概念,綠地率是小區綠地的總和與小區用地的比率。
2、計算方法不同:
因為從基礎概念上講,綠地率是更為嚴格的計算比率,所以開發商為了凸顯小區的環境優美,常常會用綠化率來混淆視聽,普通購房者對此并不能區分清楚。綠化率的計算方法是綠化面積/規劃建設用地面積,而綠地率的計算方法是綠地率=綠地總和/規劃建設用地面積。此外,因為綠化率中所包括的范圍比較廣,而綠地率的范圍比較窄,所以一般經過計算之后,綠化率比綠地率要高。
3、標準不同:
綠化率相比于綠地率的計算標準也要低很多,許多常人看來不算綠化的部分面積,其實都被算入了綠化帶,綠化率是指綠化垂直投影面積之和與小區用地的比率。相對而言比較寬泛,大致長草的地方都可以算作綠化,樹的影子、露天停車場可以中間種草的方磚都可算入綠化覆蓋率,就是只要有塊草皮就可以計入,所以綠化覆蓋率有時能做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