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一般分為期房和現房,相比現房而言,期房在價格上較為優惠且可搶占購買先機,但是買期房也可能會面臨著爛尾的危險。爛尾樓形成的原因較多,如在建樓盤的開發商破產、缺乏建設資金、項目涉及經濟糾紛、開發商違法違規導致工程停工等等。對于購房者來說,如何提高警惕,減少買房爛尾的風險十分有必要!
招數一、了解開發商的實力
了解開發商實力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通過房管局、建設局等部門了解開發商的資質情況,對其綜合實力有所判斷;二是到施工現場了解工程進度;三是到開發商曾經開發的樓盤去實地調查。
在目前樓市調控的態勢下,開發商的實力受到了很大考驗,中小型開發商更加面臨著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因此,了解開發商的實力是避免買到爛尾樓的關鍵步驟。比較保險的辦法是購房者選擇知名房企開發的項目,雖然并不能完全杜絕爛尾樓,但會大大降低這種風險。對于不了解的開發商,購房者要慎重對待,以免踩到“地雷”。
招數二、不要盲信開發商承諾
很多開發商往往用“高回報”、“高利潤”來忽悠購房者,但購房者要時刻保持冷靜。開發商一旦許以超出正常范圍的回報,那么必然意味著背后存在的高風險。
招數三、買房時審查“五證”
很多樓盤爛尾的原因是開發商在手續不全的情況下就急于開盤銷售,但是資金又遲遲不能回籠,這種情況對購房者很是危險,因此拒絕手續不全的項目是重要原則。那么如何才能知道開發商手續是否健全呢?可以通過審查“五證”來判斷,“五證”指《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商品房銷售(預售)許可證》。五證齊全的房子一般爛尾風險較小。
招數四、考察項目關注度
一般情況下,銷售情況較好,速度較快的樓盤出現爛尾的情況較少。那么購房者就可以通過考察項目關注度的方式來看樓盤是否靠譜。一般而言性價比高、配套完善、地段較好的房產項目會被很多購房者關注。
招數五、辨認準現房
有的開發商在銷售樓盤的時候,會打出“準現房”的旗號,但實際房產的性質仍然屬于期房。當然相較于尚未開工或尚在建設的房屋,準現房爛尾的風險會大大減小,但購房者仍然不能忽略對于五證的檢查。
準現房是指房屋主體已基本封頂完工,小區內的樓宇及設施的大致輪廓已初現,房型、樓間距等重要因素已經一目了然,工程正處在內外墻裝修和進行配套施工階段的房屋。
招數六、可以考慮選擇現房。
相對期房,購買現房可以大大降低買到爛尾樓。當然,買現房也會有風險,購房者在購買時要仔細考察入住率、配套等,以免住進“鬼城”。
由于購房者選購了期房項目,并不能在一開始就發現意向樓盤是否會爛尾,因此提前將可能造成“爛尾”的因素全面考察,才能降低購房風險,減少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