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限購政策的存在,購房者在普通住宅的購買道路上遇到了阻礙,轉而開始傾向于并不受政策限制的商住房。商住房作為一種新興的物業類別,其實它存在著許多弊端。這些缺陷的存在也是讓它和購房者之間處于一個尷尬的關系。
1、商住房是建在商業用地上的住宅項目,起土地年限多為40-50年左右。去除開發商時間,實際年限還會更短,而這就使得商住房的二次銷售面臨一個困境。等到二手交易時,或許剩下的使用年限已經很短了,加上商業用地的土地使用權續期問題尚未有相關的法律法規,商住房的二次轉讓將會異常困難。
2、商住房的購房成本相對較高,首付沒有優惠,至少需要5成;貸款利率沒有優惠,而且還得再基準利率的基礎上浮10%;貸款年限還有限制,多只可貸款10年。
3、商住房在稅費上也存在劣勢。新房不享受稅費減免的政策優惠;二手商住房不僅不能享受“滿五且僅有”等政策,還必須強制征收增值稅,后期交易成本更高。
4、配套問題的隱患,因為商住房畢竟不是普通住宅。在配套上很難和普通住宅競爭,普通住宅的項目開發商或許會引進商場等配套資源,而這些商住房可享受不到。
5、商住房不解決戶口問題,沒有相關的入學名額。
6、商住房的生活成本也更高,燃氣不能入戶,電費水費都按照商業標準收取。
7、商住房的建筑模式,多為一層十幾戶,人口密度大,而且人員較為混雜。有的是住家、有的是辦公、甚至有的是商家,居住體驗不好。
8、商住樓不像小區住宅,沒有專門的業主管理委員會,一旦出現維權問題,沒辦法“抱團”。
但是商住房也不是一無是處,總價低,不受限購等等優勢也讓它滿足了一部分購房者的需求。房子好不好,還得看適不適合購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