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小陶剛剛由國內來到墨爾本,由于人生地不熟,英文也不夠好,于是還在國內的時候,她就通過某論壇與一位澳洲華人女房東取得聯系,并決定租住在這位房東家。
剛到墨爾本的那個早上,因為飛機晚點,小陶比約定的時間晚了一個小時才到房東家,可拖著兩個大行李的她連大門還沒邁進去,就被已經沖出房外的房東一通埋怨為何這么慢才到家,害自己沒法出門。說罷,沒交代一句話,這位房東就留下一把鑰匙,揚長而去。由于當時還沒來得及辦理澳洲手機號碼,房東也沒有留下家里的無線網絡密碼,剛剛抵澳的小陶甚至無法向國內的父母親友及時報個平安。再加上那所房子的地理位置比較偏僻,出于安全的考慮,第一次出國、在澳洲又不認識任何人的小陶整天都沒敢出門,饑腸轆轆地在房間里度過了在墨爾本的第一天。
當晚8點半,房東回家之后,連簡單的寒暄和問候也沒有,直接先給小陶立了若干條“家規”。令小陶印象深刻的有這么四條:1、洗澡時間不得超過15分鐘,每天只能洗一次澡。2、煮東西吃時,要用小鍋,因為用大鍋煮飯浪費煤氣。3、做飯時間不要與房東沖突,要么提前,要么推遲。4、每晚必須在10點之前到家,因為10點之后開門聲會打擾到房東休息。
當時,房東告訴小陶,“你從國內新來的,還不懂這里的規矩,我說的這些都是澳洲人的共識,你以后就會知道了。”初來澳洲的“菜鳥”小陶點點頭,心想既來之則安之,抱著“寄人籬下”的心態,她也就默認了這些“規矩”,開始了在那里的生活。
別的規矩還好說,但對于擁有一頭長發的小陶來說,洗澡時間規定在十五分鐘以內還是很苛刻的,于是對她而言每天洗澡就像打仗一樣,充滿了緊迫感。有幾次,她多洗了幾分鐘,剛一出浴室的門,就發現房東早已守在門口,一副“等候多時”的樣子,接下來就是一頓批評。這樣的生活令小陶感到很壓抑,于是不久后就搬 離了那里。但多年來小陶心里一直都很納悶,難道自己每次洗澡的時候,房東真的會掐表計算時間嗎?怎么多洗個幾分鐘,都會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