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到印象較深的租客是一位可敬的母親,帶孩子來省城看病。唯一的兒子在七八歲時,因為發燒導致急性腦膜炎,發現得晚,治好了以后,孩子的智力卻出現了很大問題。現在快20歲的人了,生活還不能自理。
與悲情故事一樣,母親為了孩子辭了工作,四處求醫,得益于醫學的發達,在一個專業療養接受治療。孩子的狀況有所改善,想換個環境穩定一下病情,可在要出院的前兩天,病情出現了反復,醫生建議推遲三個月出院。我小心問改善的程度,她嘆氣道:“只知道吃飯,吃完了,碗扔一邊。”唉,母親的愿望是徹底治好,再娶個媳婦。一個只知吃飯就好的智障兒童到一個可以娶妻生子的正常青年中間的鴻溝,讓我這個外人都灰心不已,可是在母親眼里,只要一天天有改善,就是天塹鴻溝,她也會用老翅載著兒子飛越。
我還知道孩子的父親,為此終日嘆氣,在工作單位生怕別人提起智障的兒子,悶悶不樂。家里的經濟狀況還好,可精神重擔,都壓在母親的身上,難得的是母親還是爽快樂觀的,起碼在我的觀察里是這樣。因為臨時推遲出院,他們沒能入住,萍水相逢。也不知道這一家人的下落如何,想起來總讓我唏噓不已。萬家燈火,每盞燈的光暈里都有不一樣的喜怒哀樂,作為一個包租婆,就讓我原地不動地看著租客帶來的故事,也希望我的家像韓劇《住在清潭洞里》里那個漫畫屋一樣,給每個曾經住在這里的人帶來安穩的生活和好運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