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房屋出租市場日漸火熱。對于大量學生或游客來說,方便快捷、費用低廉的街頭小房屋出租廣告和網上租房信息成為參考首選。但租房市場存在種種騙局,尋房人員要擦亮慧眼,防止上當。
騙術一:假裝包裹寄鑰匙,網上租房交易存貓膩。據大四學生小劉介紹,前不久,他在某房屋出租網站看到一條中意的租房信息,月租450元。小劉和“房主”聯系后,“房主”表示身在外地,要求先支付3個月租金合計1300多元,他可把房間鑰匙郵寄給小劉,而且資金通過網絡第三方支付平臺系統轉賬支付。在小劉網絡支付租金后,過了一周,收到一個空包裹。小劉給“房東”聯系,“房東”的電話已經停機,租金也已成功轉給對方賬戶。
騙術二:短期租房套取房東資料,騙子假裝“房東”騙人。9月13日,務工的李小姐看中街頭房屋出租廣告上面的租房信息。經聯系,房東“王先生”熱情地與李小姐簽了租房合同,李小姐付了半年租金共計3600元。但李小姐通過鄰居得知,自己所租住房房東并不姓“王”,她隨即通過物業聯系上真房東,方知上當,報了警。“王先生”用假身份證冒充真房東。
騙術三:中介“繞單”,讓你乖乖掏出看房費。中介通過各種手段吸引消費者看房,每次收取30-100元不等的看房費,俗稱“繞單”。
工作人員介紹,中介只能在消費者看房滿意后才能收中介費,期間不能收取信息費、看房費,遇到此類問題可以向工商部門申請協調,避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