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就開始推進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福利分房政策在市場經濟中越來越少。房屋是具有價值的,人們需要用貨幣去購買或者交換。那么福利分房政策內容是什么?福利分房政策的優點和缺點?
福利分房政策內容是什么?
單位福利分房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計劃經濟時代的一種特有的房屋分配形式。以單位福利的形式,分配給個人的房.福利房同樣有房產證,就是上市交易有時間限制,一般需要五年。
一、在計劃經濟時代,住房建設資金由政府(房管局)統一管理,而住房分配則采取實物分配的形式,由房管局和工作單位按照職工工齡、職位高低等標準來分配給職工。由于分配標準中較少考慮家庭結構和規模,因此并不能真正反映家庭住房實際需求。
二、單位間住房建設資金分布不均。計劃經濟時期,單位住房建設資金一般有兩種來源,政府撥款和單位自籌資金,其中政府撥款為主要資金來源。
三、單位內職工住房分配等級分明。計劃經濟時期,單位內職工住房分配標準較多的是采取記分制,也就是由單位分房委對所需住房的職工按標準進行評分,以分數多少來分配住房,而職工工齡和職位高低是打分的重要標準。
四、計劃經濟時期,公房幾乎是唯一的住房來源。公房分為房管局房和單位房兩種類型,大部分為單位房。單位房的建設和分配由工作單位管理,建設土地由政府統一安排。
福利分房政策的優點和缺點?
缺點:
一、部門利益很難打破,有悖于社會公平。一些強勢的部門會利用手中的職權,占有很多資源,比如土地、蓋房的資金、房屋產權等,手中掌握著巨大的社會財富,這些單位通過強勢地位取得了巨大的壟斷利潤,而一些清水衙門卻由于職權弱勢,分不到一杯羹,時間一長,會很容易引起矛盾的。
二、福利分房子很容易滋生腐敗。一些與權力核心比較近的人通過種種手段,拿到了好房子,而一些被排擠打壓的沒有混開的人,則分的差房子乃至分不上房子。人們為了分房子都拼命送禮拉關系,搞得單位作風烏煙瘴氣。
優點:
一、“等國家建房,靠組織分房,要單位給房”是福利分房的典型特征。在福利分房的時代,屬于全民制的城市土地實際上歸國家、政府支配,政府蓋房子,分給老百姓住,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公房”。
二、如果單身一人,想要分到一套獨立的房子則難,一般只能分到一套房子里的間過渡,到了結婚的時候才有機會分到一套獨立的房子。
那時候的福利分房根據不同的單位具體情況不同,有些單位完全不收費,有些單位則象征性地收一點租金,由于收取的租金極其有限,國家每年還要拿出大量的資金,用于補貼住房維修和管理方面的開支,但老百姓的支出少。
以上就是“福利分房政策內容是什么和福利分房政策的優點和缺點”的內容,福利分房政策福利分房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計劃經濟時代特有的一種房屋分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