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房租比,也就是所謂的房屋租售比,是指每平方米使用面積的月租金與每平方米建筑面積房價之間的比值。
以中國當下的高房價來看,租房比買房要劃算太多了。所謂的租售比,就是房價和月租金的比值,我們知道國際上通用的合理租售比值, 舊大樓是120倍,第二新是140倍,第三獨立的別墅或連體鎮屋是160倍。如果計算得出的數字超出這個比值,說明房價被高估,如果低于這些比值,說明房價是合理的。
那么,作為普通人,究竟是租房合適還是買房合適?至少有兩個問題來決定到底是買房還是租房: 是房價房租比,第二是房價收入比。這是房地產商乃至國家共同關注的,也是明智房產的重要依據,住戶是買房還是租房抉擇的重要依據。
國際上用來衡量一個區域房產運行狀況良好的租售比一般界定1∶300到1∶200之間。如果高于1∶200,表明這一區域房產相對較大,后市看好。如果租售比低于1∶300,意味著房產價值相對變小,房產泡沫已經顯現。租售比無論是高于1∶200還是低于1∶300,均表明房產價格偏離理性真實的房產價值。
從金融角度上來說,在合理租售以下,買房合算;超過合理租售比,租房就比買房合算,超過越多,就越合算。
不過,由于中國的特殊情況,比如目前還不需支付地產稅等,所以租售比可以從歐美高的160倍,大幅提高至200倍以上,因為在中國養房成本暫時低于歐美。再考慮一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的特殊情況,合理租售比可進一步調高至240倍。
在房價飛漲的地區,房租并不隨之同步上漲。這是因為租房市場是一個有效市場。關于有效市場的假設,是認為市場在信息方面的有效性:已經把過去、現在,甚至將來事件的貼現值反映在市場價格中,所以在任何時候,房租市場的價格都是合理的。
而從金融上來說關鍵的原因是必須以現金全款支付,房租不能借貸。房租必須依照真正的供求關系而定。也就是說,房租所反映出來的,才是消費者在房子這一商品上的真正承受力。逃離北上廣的人有各種原因,房租過于昂貴 是大的原因之一。
總而言之,租售比超出合理范圍越大,則表示房地產泡沫越嚴重,對于個人者而言,房屋租售比是衡量房價是否合理的 標尺。房租反映的是普通民眾的收入水平,而有泡沫的房價,反映的是高收入人群的支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