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打算買房的人都會困惑,到底該準備多少錢?手頭的錢夠不夠?還需要借多少?其實,買房不能只盯著房價,物業、稅費及其他相關項產生的支出也是不能漏掉的。如果你覺得買房準備一個首付款就夠了,那就是大錯特錯,其實比你想象中要多得多。至少需要準備以下七項費用:
第一項:首付款
首付就是買房時按國家比例第一次支付的低比例款項,當然支付也可以高于這個額度,但是不能低于它,余下的從銀行貸款。
①首套房
如果是新房首套房,那么只需要準備20%-35%的首付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二手房首套可能首付更高:評估價*30%,一般情況下銀行評估價會低于合同價,因此剩余房款要在首付里補足。
②二套房
如果是二套房普通住宅,首付50%,非普通住宅首付70%。
③房
如果是房首付50%,購房者還需要把貸款年限長為10年考慮進去。
第二項:稅費
很多消費者在產生買房想法后,大多集中精力在了房價上,很大一部分人忽視了稅費。其實稅費在購房款中占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其中比較重要的幾項稅款有契稅、房地產交易費等。了解稅費項目種類及繳納的方式對買房者來說很有必要。
如果是新房首套房,只需要準備契稅,90平以下按1%征收;首套面積在90平以上,按1.5%征收;如果是新房二套房,契稅按3%征收;如果是二手房,需要準備契稅、稅、個人所得稅,一般都是由買家承擔。
印花稅為5塊錢,每增加一位購房者增加5元;產權代辦費是800元;房屋登記費是80元,每增加一位購房者增加10元。
第三項:中介費
成交價*2%,中介費一般都是由買家承擔。
第四項:公共維修基金
新房需要繳納公共維修基金,各地征收標準不一,按照每平米20元-100元收取,而二手房上家會將這部分錢轉移給下家身上,所以也需要準備。
第五項:前期物業費
物業管理費是指物業管理公司因提供管理及服務向業主或使用人收取的費用。商品房一旦售出之后,購房人就要開始負擔一切房屋的開支,如房屋的修繕、水、電、取暖、電梯、保安費等等,對這些開支如果未加考慮或考慮不足,那么買房時就有可能造成失策。而這個管理費也是要伴隨房子終身的,所以不同樓盤物業收費標準也要在購房時做到心中有數。
根據開發商的規定,一般都會要求繳納半年至一年的物業費。
第六項:裝修費用
裝修也是一筆不小的投入,并且裝修水分很大,如果是新房期房,可以有緩沖,如果是新房或二手房現房,這部分錢也是要準備的。
裝修費用應與首期款一起考慮,仔細算計,同時應提前考慮適當的房屋維修款項。要保證必須的生活設施,還需要準備一些初裝費用,如開通管道煤氣、有線電視、寬帶網等。另外,購置適當的家具、電器、裝飾也是新居預算所必須考慮的。
在裝修房子之前,首先需要對裝修檔次有所了解。以100平米為例,一般6-8萬元的屬于中低端裝修,8-10萬元的屬于中檔裝修,10萬元是中高檔了,15萬元算是高檔裝修了。
第七項:穩定可期的月供資金
有些人為了多貸款虛開收入證明,導致月供成本偏高影響生活質量,更嚴重的還會面臨斷供風險。
一般月供資金高不能超過收入證明的50%,比較合適的比例是30%,同時選擇一個合適的貸款年限和還款方式,讓自己的月供壓力不要太大。
第六項:其他
還得準備一些備用金,以防銀行貸款申請不了或者額度不足,或者開發商、房東的其他費用。
我們以首套房,購買一套90平,總價100萬的期房,首付30%,貸款期限20年,貸款利率為基準利率為例,計算一下買房前后分別需要準備多少錢。
買房前:
首付=100萬*30%=30萬;
契稅=100萬*1%=1萬;
公共維修基金=100萬*2%=2萬
再加上日常開支,起碼手頭要有35萬。
買房后到交房這一年時間內:
裝修費:6萬
家具家電:4萬
物業費及其他:0.3萬
月供:4581.11*12=5.5萬
在加上日常生活開支,大約需要20萬。
總之,買房前要做的準備很多,除了看自己是否具有買房資格之外,重中之重就是需要準備好錢。買房不是把首付的錢準備好了就行了,還要準備好各種稅費、月供、裝修費用等。買房,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