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都在追求綠色無公害的品質生活,除了在飲食方面強調一定要是沒有化工藥品站軟的外,對于生活環境要求也比較高,隨之不少工業的星期,環境相比以前遭到了嚴重污染,想要在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的城市生活成為了一種奢求,那么什么是綠色健康住宅,住宅健康性能如何評價呢?
什么是綠色健康住宅
綠色住宅是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在住宅建設和使用過程中,科學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和高新技術成果,使建筑物對資源的消耗及對環境的污染降低到限度,為人類創造舒適、優美、潔凈的居住空間。
綠色住宅的內涵應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1、規劃設計合理,建筑物與周圍環境相協調,房間光照充足,通風良好。
2、房屋護圍結構要有較好的御寒隔熱功能,門窗密封性能及隔音效果符合規范要求。
3、供熱、制冷、炊燒等,要盡量利用清潔能源、自然能源或再生能源,全年光照在2500鐘頭以上的地區,普遍安裝太陽能設備。
4、飲用水符合國家標準,供排水系統普遍安裝節水器具。10萬平方米以上新建小區,應當設置中水系統,排水實現深度凈化,達到二級以上可循環利用標準。
5、室內裝修簡潔適用,化學污染和輻射要低于環保規定指標。
6、要有足夠的戶外活動空間,住宅小曲綠化覆蓋率不低于40%,無裸露地面。
住宅健康性能如何評價
住宅健康性能評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一是聚焦建筑使用者的健康需求,進一步明確安全、便利、舒適、綠色、健康之間的關系。
二是關注健康住宅的推廣模式,基于產業鏈思維研究并確定服務對象、相關利益者的痛點、首批志愿者和可行的推廣策略。
三是提煉居住者的健康痛點,聚焦健康并據此設計健康住宅指標體系。評價指標更加直接簡明地反映百姓的居住健康問題,指標甚至包括老百姓能夠直接體驗的現象。指標將完全聚焦于消費者健康需求,形成可感知、可體驗、可測量和可驗證的健康建筑認證項目。
四是拓展了健康住宅推廣路徑,并將研究與評價對象擴大至健康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建筑。
住宅健康性能評價從保障居住者可持續健康效益的角度,系統、定量地評價和協調影響住宅健康性能的環境因素,將由設計師和開發商主導的健康住宅建設,轉化為以居住者健康痛點或體驗為主導的健康住宅全過程控制,鼓勵人們開發或選擇健康住宅產品。
因每個地區的所處環境不同,住宅的健康性能評價應該是因地制宜推廣成熟成套技術,逐步完善健康住宅建筑體系,通過對人居環境可持續發展之路的不斷探索,引領我國走向健康住宅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