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小區里,公攤面積應該分攤多少,也許很多人心里都有疑問,但卻并沒有一個標準。實際上,公攤面積決定著你真正所住的套內建筑面積!而根據的意見,即使是高層的二手房,公攤面積也不應該超過20%,否則你這房子等于被坑了!
無論是高層還是多層,房子都有公攤面積。可公攤到底攤了些什么?面積是如何計算的?不少購房百姓對此并不清楚,他們擔心房子被開發商“注水”。為此向購房百姓解答與房屋公攤面積有關的問題,下面就請一起來看一看吧!
公攤面積該占多大比例
公攤面積是分攤的共有建筑面積的簡稱,即指各產權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共有建筑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值班警衛室、為整幢樓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積等。
土地證" src="http://imgs.soufun.com/news/2015_05/20/esf/1432113593827_000.jpg" width="500" height="336" title="套內建筑面積,小區,二手房土地證">
普通多層住宅樓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沒有底層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公攤系數約在10%-15%。
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約在15%-20%。
高層住宅相對更高一些,約在20%-25%。
在簽訂購房合同時,合同上都會注明房屋的公攤系數范圍。房屋面積以房地產交易權屬登記測繪部的測繪結果為準,房產證上標注的面積也以此為準。
公攤面積如何計算
房屋公攤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房屋的總建筑面積乘以公用建筑面積除套內建筑面積之和。公用建筑面積公攤系數等于公用建筑面積除套內建筑面積之和。
購房者如積認證有異議,應首先向開發企業或銷售單位落實是否經過房產測繪部門的面積認證,如已通過認證,可到測繪大隊查閱相關資料內容,否則應督促開發及銷售部門到測繪大隊辦理房屋面積認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