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地板憑借極好的舒適度和環保性等多項優點,越來越多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購買前,了解一些木地板方面相關的知識是很有必要的,能夠使我們在購買時提高警惕。五大購買陷阱,稍不留神可就會掉進去呢。小編來給您填陷阱來了呢。
陷阱一:利用商品名來提高身價
很多廠家都給一些木地板產品取了容易使人產生誤解的名字,如金檀木、金象牙等,真實原材料可能是鐵蘇木,而紅檀木、馬胡卡木而已。商家常常會借助這樣的手段來提高木地板的價格,消費者在不知情況下很容易被迷惑,而分不清木地板的真實材質和價格檔次。
陷阱二:“進口”地板而非進口
不少商家打著“進口”的旗號來宣傳自己的產品,但實際其中只有極少的一部分是真正進口的,大多數的產品都只是在款式、顏色上類同的國產地板。消費者在購買時,商家會出示相應的進口產品資料與樣品,而等實際購買時則完全不是一回事。
陷阱三:用表面涂料掩蓋原料缺陷
在購買木地板時,一定要將地板的正面和背面都通通檢查一遍,主要檢查是否存在蟲眼、裂紋、木結等現象。有的廠家會在木地板的表面刷上一層深色漆或是用其他手法掩蓋掉原本存在的這些缺陷,一旦消費者購買時沒有查看仔細,就很容易上當受騙,而地板會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暴露出脫色、開裂等各種問題。
陷阱四:夸大耐磨轉數
耐磨轉數與木地板的使用壽命有著直接的關系,耐磨轉數越高,一般表示產品的耐磨性越好。不少商家會無依據夸大自己地板產品的耐磨轉數,從而來提高產品的身價。一般情況是這樣的,家用型的木地板耐磨轉數需達到6000,商用型的木地板耐磨轉數需達到9000,就已經達到國家標準的合格產品了。此外,市場上超過20000轉的地板很是少見,如果商家給出的檢驗報告中耐磨轉數異常地高,消費者基本就可以給這份檢驗報告判刑了。
陷阱五:虛造甲醛釋放量
購買復合地板時,甲醛的釋放量是消費者需要考察的重要指標,國家規定的標準是每升空氣中的含量不能超過1.5毫克。而市場上,不少商家在宣傳產品時,都標出了極低的甲醛釋放量,更夸張的甚至接近于零,可以明確的說,70%左廠家都虛造了甲醛的釋放量。消費者在購買時,一定不能只依靠這些宣傳資料,還需向商家索取正規的甲醛檢測報告,才能逃過被騙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