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棚戶區嗎?棚戶區的改造政策又有哪些?什么樣子的才屬于棚戶區,被這個問題看困擾的朋友們也不用著急,棚戶區按規定來說一般是指城市建成區范圍內、平房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質量差、人均建筑面積小、基礎設施配套基本來說不齊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隱患比一般房子來說大、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區域。
什么是棚戶區?
棚戶區按規定來說一般是指城市建成區范圍內、平房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質量差、人均建筑面積小、基礎設施配套基本來說不齊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隱患比一般房子來說大、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區域。
江蘇省界定的相關棚戶區的標準是:一是主要以木板、土坯、240mm厚磚墻一般為承重結構,以油氈或者是石棉瓦為屋面材料的簡易房屋和棚廈房屋;二是低洼易澇、基礎設施配套不齊的小平房;三是按建設部《房屋等級評定標準》和《危險房屋鑒定標準》評定為嚴重損壞房、危險房的房屋;棚戶房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以上的為棚戶區。
在上海,棚戶區主要是指上海解放前,沿蘇州河的是紡織廠、紡織機械廠,很多外地來的女工就在紡織廠工作,男的在紡織機械廠,他們一批一批來,有老鄉有親戚,慢慢聚集在一起搭建私房就形成了當前的村落。
棚戶區改造政策有什么?
棚戶區改造是我國政府為改造城鎮危舊住房、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而推出的一項民心工程。住房城鄉建設部統計顯示,我國在過去幾年進行了大規模的棚戶區改造,約改造5000萬平方米棚戶區,近100萬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條件得到了改善。
對于棚戶區改造,政府在財政投入、建設用地、稅費和信貸等方面給予支持。2007年至2011年間,政府共安排補助資金730億元,其中,超過90%的補助資金投向了中西部財政困難地區。
棚戶區改造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實施。政府除了鼓勵地方實行財政補貼、稅費減免、土地出讓收益返還等優惠政策外,還允許在改造項目里,配套建設一定比例商業服務設施和商品住房,支持讓渡部分政府收益,吸引開發企業參與棚戶區改造,既使得原棚戶區居民能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務,還可以緩解政府籌資壓力,提高改造效率。
實施棚戶區改造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群眾的居住條件,兼顧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境。各地對棚戶區改造實行了保底安置,安置標準普遍達到了戶均45平方米以上,保證了實施改造后群眾居住水平都能明顯提高。
棚戶區改造還要求加強改造建設和安置住房分配過程的公開透明,維護棚戶區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確保分配結果群眾滿意。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棚戶區改造政策的相關信息,相信大家讀了上面的文章后,對棚戶區改造有一定的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