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太明確具體的什么是自住房,什么又是改善型住房,今天小編就來為您具體分類,幫助您更好了解。
什么是自住住房
所謂具有自有產權的自住住房,是指本人為房屋產權人或主要人、獲得政府房產管理部門頒發的房屋產權證和相應土地使用證、用于自身居住而非租賃或商業性質的住房。此住房是指正房,專用的車庫、雜間、店面、倉庫用于居住的,不在此列。
自住型:購房以自家居住為目的,不求面積大,只求有一個居住之所,房產實行登記制度。 自有產權,就是房產是自己的,房產證的登記人是自己。 如果房子自己居住,沒有出租、出借或者是閑置等情況,就是----有自有產權的自住住房,一般來說,這種購房者經濟條件不是很好。
什么是改善型住房
“改善型住房”一詞的提出,無疑是要擴展以前只對90㎡以下小戶型采取的優惠,因此可能以面積作為界定標準,估計在100㎡左右;也有人認為,會以人均住房面積或房屋單價為標準。
1、根據北京市銀監局的新規定,將以市統計局發布的2007年北京人均住宅建筑面積27.07平方米為限,來認定改善型住房需求,改善型:原來有住房,但可能面積小,或者地段不佳。
2、在經濟條件有所改善后,有能力購買新的住房,以改善現有居住環境。如面積增大,地段較好等,改善型住房,主要是只你的住房面積沒有達到所在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積,你要改善自己的居住條件,購買第二套住宅。
3、從字面意義上理解,改善型普通自住房應該是原來有一套房子,由于住房面積較小等原因無法滿足住房需求,無論原有住房賣或不賣,想再買一套普通住房,應稱為改善型普通住房
4、改善性住房也就是說,已貸款購買首套自住房的家庭,如果人均住房面積低于27.07平方米,再次向銀行申請貸款,可比照首套房貸款政策執行,首付少兩成,利率低可打七折。
以上就是自住房和改善型住房的具體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