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合同中包含不少裝修專業用語以及一些法律內容,業主閱讀起來會有點困難。而且裝修合同并不是一兩頁紙的內容,內含的條款相當多,一不小心就會錯過某些關鍵點,終掉進裝修合同陷阱。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裝修合同常見的四大陷阱。
陷阱一:故意增加裝修項目
裝修合同包含裝修報價單,而設計師在做報價時可能將一些本沒有必要做的項目添加進去以提升報價。例如在臥室做吊頂,在客廳上加根橫梁。預防辦法:業主需要明確自己對于住宅的需求,若是發現報價中有些項目根本沒有什么實用性就要求設計師去掉。
陷阱二:舍低就高撈取回扣
設計師在為業主選材時會介紹給業主一些價格高又不實用的建材品牌,而不選用那些的建材。這是因為設計師與建材商之間有私下交易,業主在買了設計師介紹的品牌之后,設計師可以從中拿到不少回扣。預防辦法:想要不被設計師坑騙就要了解建材市場的基本行情,對于自己所需材料的品牌價格有所了解,就算設計師想騙你也難。
陷阱三:虛報面積增加預算
在以上兩種方法業主都不上當的情況下,設計師會用其他的辦法來提高報價,虛報施工面積就是其中一項。例如在算墻面涂料施工面積時不扣除門窗的面積,或者將墻面的長和寬稍稍增加一點,施工面積自然就增大了,預算也就隨之增加。預防辦法:業主可以在簽合同前自己量一下自家墻面的尺寸,計算一下施工面積。若是沒有實際測量,那么可以在合同中約定裝修費按實際發生額計算,然后在驗收時測量實際施工面積計算裝修費。
陷阱四:口頭承諾難兌現
現在設計師都喜歡打“親密牌”,在簽單前對業主頻頻接觸,處處顯示著為業主著想,甚至是承諾為業主免費加做一個壁櫥或玄關柜之類的。真正施工之后就會以材料不足等借口推脫,拒絕實現諾言。預防方法:在與設計師和裝修公司接觸時無論他們怎樣對你熱情都不要解除戒備心,對于他們承諾的優惠要求寫在合同中,一旦他們不能實現,業主可以憑借合同依法維權。
以上就是裝修合同中常見的陷阱,業主在與裝修公司簽合同時需要注意這些方面,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