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鄉村建設中,農村集資房和建設新農村以兩種方式存在于解決農村住房的問題中,集資房是改變住宅建設由國家和單位統包的制度,實府、單位、個人的三方面共同承擔的制度,如果村委建集資房應該有哪些證件呢,流程是什么呢?
村委建集資房應該有哪些證件
1、一般由國有單位出面組織并提供自有的國有劃撥土地用作建房用地,國家予以減免部分稅費,由參加集資的職工部分或全額出資建設,房屋建成后歸職工,不對外出售。產權也可以歸單位和職工共有,在持續一段時間后過渡為職工個人。屬于經濟適用房的一種。
2、集資房則是通過單位、社會團體組織、住宅合作社來組織建設的,主要是為了解決單位和社會團體組織既定范圍的中低收入家庭的住宅問題,采用的是先集資后建房的形式,是一種非市場行為,不存在買賣與經營關系。
3、其次,集資房建設與一般商品房在各種手續的申辦上也存在區別。房地產開發公司,要開發經營一般商品房必須"五證俱全",即要同時具備《規劃用地許可證》、《建設規劃許可證》、《開工許可證》、《土地使用證 》、《房屋銷售許可證》。一般商品房的土地是出讓用地,取得的方式主要是以招投標、拍賣、掛牌以及市場轉讓的方式;
4、集資房的土地主要是通過政府劃撥,并減免了相關稅費。因此,集資房的建設在申辦手續的過程中,土地證(建設用地許可證),規劃許可證,開工許可證,資質證書,建成后要有驗收合格證明各種手續的辦理不同于一般商品房開發經營的辦理過程。
村委建集資房流程是什么
1.集資建房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發展規劃和職工的住房情況,提交申請集資建房報告送審查部門審批,申請報告包括如下內容:本單位集資建房的規劃,擬建住宅建筑面積、戶型、套數;每戶建筑面積、集資標準、金額;資金來源、建設用地來源、單位面積綜合造價概算及各集資戶的住房情況等。
2.集資建房單位持審查部門批文到當地計劃、城建、規劃、土地等有關部門辦理立項、有關費用減免、施工等手續。
3、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住房建設規劃的前提下,經市、縣經濟適用住房主管部門批準,可以利用單位原有自用土地進行集資合作建房。
農村自建房在申請件早的時候必須要辦理好多有的合法手續,這關系到房屋產權的合法性,相信大家看了之后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遇到此類糾紛的朋友要了解以上所述的相關事宜,按照上述方法處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