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買房置業,也是一筆大的!買房選房三要素:地段,地段,還是地段!
假設你有200萬,在同等預算下,在一二線城市,你會選擇買主城區的老房子,還是買遠城區的新房子?這恐怕是很多人都曾做過的一道"選擇題"!
買哪里的房子?一般來說,市區的二手房具備地段優越、交通便利、配套齊全等優點,但房屋普遍老舊,相同總價下面積也小。而郊區的新房盡管地理位置略微偏遠,但卻勝在戶型新、小區環境佳、區域規劃好。
性價比大PK:
支持市區老房理由: 1、現房,一手交錢一手交房。2、老房子質量也過硬,小區景觀只是噱頭。3、上班近,買東西方便,市區就這點好!
支持郊區新房理由: 1、房子面積大也算是實惠大。2、相對而言選大型開發商的項目還是更有保證,新盤的設計更符合現代人的居住理念。3、交通有就夠了,配套兩三年就成熟。
主要還是看你剛需還是改善需求。剛需客戶需要地段好,生活便利;而改善型購房者通常都已經有一套這樣的房子了,他們購房看中的點是環境、交通、圈層乃至物業等等。
可以分成兩部分說:
1、如果你是剛需購房者,購房預算200萬。
建議一定要買方便的房子。如果你在市區上班,那么你就買市區的房子;如果在郊區,就買郊區的房子,以上下班方便為主。如果你每天要坐一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公交上班和下班,長此以往一定痛苦。但是如果你的城市足夠小,從到城鄉結合部10分鐘車程的話,就直接買好了。
當然,如果照顧愛人的工作單位,買得離愛人近一些,或者想讓孩子上名校買在名校旁項目也是可以的,這就是自己家里如何權衡了。
總結一下:如果你是剛需購房者,那么就買離自己近的。30分鐘的公交車車程或者15分鐘的自駕車程就是極限了。
2、如果你是改善型購房者,購房預算200萬。
那么你要根據你的購房敏感點來選房。如果你在市區有套房子,生活便利但是天天空氣質量很差,樓下車水馬龍都不敢讓小孩子一個人出門,那么你就到郊區找個環境好,而且生活配套同樣便利的(很多大開發商,如萬科、中海、保利、綠城、龍湖,在郊區做的樓盤,都有完整的配套,要么是本來就配套完善,要么就附帶建一套配套,大開發商的發展部門都不傻,如果他在郊區拿的地周圍響徹農業重金屬,能賣得好么?那他為什么要拿這塊地?
通常大開發商在郊區拿地都遵循四個原則: 環境好、交通便利、配套完善、在政府發展線上);如果你在郊區有套房子,空氣很好鳥語花香,但是想逛個商場都要開半小時車,那么你就在市區找個離商圈近的(但是這些房子通常環境都不會太好)。
總結一下:作為改善型,就看你對第一套房的哪些方面不滿。然后針對這些點來挑選第二套房子。
3、市區地段一定好?郊區地段一定不好?
其實并不一定是市區就會便利。
網友A提供自身經歷:有段時間網友A在市區上班,在郊區住,住的地方離通往市區的高速入口只有兩分鐘車程,而上班的地方離高速的市區出口也不是很遠。所以每天上班網友A從郊區走高速過來,只需要20分鐘車程(高速很少堵車,因為收費所以人少,當時的單位報銷交通費);而很多住在市區的同事無論打車、自駕還是公交都需要爬三四十分鐘的早高峰。晚高峰就更加的兇殘了。
當時住的是某大開發商做的一個郊區樓盤,盤很大,有別墅有洋房也有高層(我是住高層),圈層很棒,社區里常見賓利這種豪車;旁邊是該開發商招商來的大潤發,再遠一點有華潤萬家,還有中影國際影城。買房子,并不能僅僅關注“主城區”和“郊區”這兩個詞。因為市區不一定方便,郊區也不一定破爛。市區地段不一定好,郊區也不一定沒有好地段。建議賣房人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