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過戶這個話題并不陌生,房屋過戶的方式大概分為:轉讓,買賣,贈予,繼承等方式進行。每一種情況大致相同,由略顯不同。今天我們主要從一個方面來了解。在房屋轉讓過戶的過程中,會有哪些情況出現,是值得我們注意的。那么是否會產生費用,若產生了費用,這個費用是如何計算的呢?
先租后賣:
房產新政出臺后,由于各方面原因想將已買的房子賣掉,但想到要按照房價全額繳納5.5%的營業稅及附加費,覺得很不劃算,于是與買家約定,買家先以租賃的方式入住,兩年之后雙方再按約定的價格交易過戶,已交租費就計入房價。
此種方法不繳全額營業稅及附加費了,只繳契稅、登記費、印花稅等。具有一定可行性。但是面對著房子的價格會在區間波動的情況。如果說你們所簽訂的價格與這個兩年后的實際的當時所顯示的市場價格發生了變化,從目前的房價趨勢來看,房屋的價格一定會上漲的。有可能出現一種現象,那就是房子寧可賠付給對方違約金也不愿意賣房子了,這種情況真的可能 出現。房子的價格真的是一個季度 波動一次,對于兩年來說確實顯得時間比較的漫長。面對著買方來說 這也面對著自己的成本的變動情況,也要承擔相應的風險。
先簽合同幾年后再過戶房產
這種方式也是不繳納全部的營業稅及其附加稅,只是繳納一個 契稅,印花稅。從可行性來說這也是具有可行性的一種方式。但是是否有想過,一旦雙方簽訂了合同之后,你若不及時的去辦理去處理這個交易手續,時間久了,就一定會產生很多客觀 的外界因素導致你的的交易受到一定的影響。
假贈與真賣房
一個房產的轉移如果來說雙方的目的真的不是在這個贈與上面的。只是一個幌子,只是想從這個轉移的過程何種獲取到一定的報酬更準確的來說是一定的利益,就已經完全和國家所說的贈與這個沒有報酬的特性背道而馳了。那么,這種行為將不夠成合法有效的贈與,而是以外在表現合法的贈與形式,掩蓋了逃避稅收非法目的違法行為。一旦出現糾紛,根據現行法律規定,當事人雙方就要承擔補繳稅款、罰款的責任,嚴重的甚至要承擔刑事責任。而且,明為贈與實為買賣的轉移房產除了上述法律風險外,實際過程中還存在很大的交易風險。對買家來說,如何約定付款方式,這是一個難題,因為贈與人在贈與財產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即使買家已經付了定金,也對出售方沒有約束力。此外,我國《合同法》規定:“贈與的財產有瑕疵,贈與人不承擔責任。”也就是說,如果買方收到的房屋出現質量問題,就很難要求原主人賠償。另外,買家還要提防贈與人撤銷贈與或不履行贈與義務的行為。
以上就是簡單的概述了在房屋轉讓過戶的過程中,涉及的幾種情況。面對這些情況來說會對買方或者賣方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或者說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