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房價市場開始復蘇,國家對于調控房價市場力度減輕,房價再次上漲。這給二手房市場帶來了很大的上漲空間。但同時也冒出了很多不法分子。這時二手房買賣公證就顯得尤其重要。那么我們就來說說二手房買賣公證費的必要性。
只過戶不公正可行嗎?
根據對于二手房買賣市場調查顯示,在二手房屋進行買賣交易的時候,不少人會選擇只過戶不公證,或者先過戶后公證。據了解這樣做的原因一是賣方的房產證轉讓還不到位;另一個則是因為房產證沒有到轉讓期限。按照相關規定,房產證滿五年再進行轉讓可以少交稅。在進行購買二手房時,如果沒有及時的到公證部門進行房產公證,那么交易是不算完成的。只有辦理房屋權屬公證后,才能明確房產的歸屬。
購買二手房只公證不過戶的做法存在很大風險,買賣雙方應盡量避免。如果只公證不過戶,假如房價突然大漲,賣方不想賣房了,只需賠償定金或支付違約金,就可以取消當初所做的公證,也就是取消房屋交易,買方會蒙受損失。”據某律師事務所的趙律師介紹,根據《物權法》的規定,不動產物權發生轉移,是以登記為準的,不登記則不產生法律效力。房屋買賣公證只能證明交易雙方存在著買賣關系,并不表示已歸買方。
二手房買賣公證后好處多
如果購買中介介紹的房屋出現問題,中介沒有責任嗎?“除第一種情況是由于賣房者主觀意愿違反合同,其他幾種情況中,如果購房者的購房行為出現問題,中介也應負有一定責任。”段律師說,中介在賣房者與購房者中進行信息溝通的作用,為雙方有償提供真實、合法的信息,如果在此過程中,因為信息出現問題導致雙方中任何一方受到損失,中介都應負一定責任。如果購房者買的二手房確實暫時不能過戶,有什么辦法可以減少風險嗎?段富成說,房屋公證的法律效力很有限,但目前來講,除了直接過戶,并沒有什么很好的方法可以避免交易風險。
所以當我們在進行二手房買賣交易時,為了防止個別的不法商販在房屋交易完成后進行轉賣等違法活動,我們需要在公證處或者邀請第三方來共同監督簽約過程。二手房買賣公證費就成為進行房屋交易必須的一筆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