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轉讓是一種交易行為,而存在交易便會存在經濟利益的劃分,經濟利益一旦劃分不恰當便會造成糾紛,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糾紛產生的方式。那么在二手房轉讓行為中,若是出現糾紛,我們應該如何去處理這種問題,二手房轉讓糾紛處理方法又有哪些?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介紹一下吧!
在介紹具體的二手房轉讓糾紛處理方法之前,咱們不妨先來看看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二手房糾紛的類型,到底有哪些情況是容易造成二手房糾紛的呢?
1、因逾期支付房款引起的糾紛;
2、因逾期交付房屋引起的糾紛;
3、因逾期辦理過戶手續引起的糾紛;
4、因要求返還定金引起的糾紛;
5、因中介行為引起的糾紛;
6、因要求解除房屋買賣合同或確認房屋買賣合同無效引起的糾紛;
7、因房屋質量引起的糾紛;
8、因“黑白合同”引起的糾紛;
9、因戶口遷移引起的糾紛。
那么在二手房轉讓過程中,若是出現上述提到的這些糾紛情況,我們應該采用怎樣的處理方式呢?其實,對于二手房轉讓存在的糾紛,我們是有固定的處理模式的,處理這類型的糾紛,無外乎是如下幾種方式:協商解決或提起訴訟。
第一:由二手房交易雙方協商解決
咱們這里所說的二手房交易雙方協商解決,指的是由二手房雙方當事人就合同交易中有爭議的部分進行協商,在雙方的利益上尋找平衡點,商議對合同內容重新進行修改、增加或者刪除,以此達到利益的平衡,消除矛盾,終解決糾紛。
一般情況下,涉及二手房轉讓糾紛,交易雙方可以先將之前的合同作廢,重新擬定條款,重新簽訂合同,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當事人都傾向于選擇這種交易方式,減少成本,也不會浪費時間。
第二:提起訴訟解決
提起訴訟,就是通過法律的形式來解決,也就是采用民事解決的辦法,這種解決方式是需要上法庭解決的。如果二手房買賣的當事人不能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二手房合同糾紛,那么,就只能向法院起訴,要求法院來處理二手房轉讓糾紛。
法院處理二手房轉讓糾紛的主要依據是《民法通則》和《合同法》以及二手房轉讓合同。一般來說,除非存在特殊情況,比如欺詐、脅迫等,否則法院都會尊重二手房轉讓合同的約定。終,法院對二手房轉讓糾紛的處理主要是以二手房合同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