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買房時,購房者們或多或少都會留意到小區公攤面積過大、公攤面積亂收費等疑問。但買房后,比較糟心的是,你在自己不能分配的面積上花了幾萬乃至幾十萬元,業主們有些不知道小區的公攤面積有哪些,住宅公攤面積如何計算。小編就教我們認識認識公攤面積。
何為公攤面積
相信大多數買房者都知道,并且對此有過深究。公攤面積是指整棟樓的產權人一起的整棟樓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積。樓層越高,公攤面積越大,高可達到24%,這么算起來,購房者花在公攤面積上的錢仍是一筆不小的金錢呢!
住宅公攤面積計算包含哪些
公攤面積主要有: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值勤警衛室、共用墻體……除此之外,這些不會包含在公攤內:庫房、車庫車道、供暖鍋爐房、作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售房單位自營、自用的房子、辦理用房等不會計入公攤。購房者在買房時,必定要謹慎,畢竟每平米都是錢。
公攤面積越小,意味著得房率越高,業主花在不可支配面積上的錢也較少,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公攤面積過小,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整體的美觀和寓居的舒適度。
怎么選購合適公攤房
家在公攤面積上沒有明確的規定必須控制在哪個區間范圍內,據現在房地產市場上的操作經驗,普通多層住所樓,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沒有底層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公攤系數在10%-15%之間;帶電梯的小高層住所,公攤系數在15%-20%之間;高層住所相對更高一些,在20%-25%擺布。為數不多的高層和小高層項目,房源面積公攤則控制在20%左右,具有雙電梯、地下車庫,而樓體寬度、公共走道等面積也嚴厲依照有關規范進行劃分。
了解住宅公攤面積計算的地方,在如今的高房價下,面臨高公攤許多購房者都有點難以接受,看似面積夠用的房子,在去掉“讓人傷心”的公攤以后,實踐面積通常令失人望。那么公攤面積是不是越小越好呢?現實并非如此,低公攤面積是以獻身社區的寓居質量為價值的,低公攤情況下,社區的公共設施規劃會大大減縮,公共的樓梯、過道、門廊等狹隘昏暗,公共面積小的讓人難以承受,寓居舒適度大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