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售商品房的面積是指在商品房預售時,在管理部門登記備案的可銷售的商品房的總面積。可售套數是商品房相應的住房套數。商品房的可售面積通常來說都一定小于項目總建筑面積。下面,我就為你們講講商品房預售面積是什么意思?簽商品房預售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商品房預售面積是什么意思
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實際上就是購房者所購買的套內或單元內的建筑面積與應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的和。公式為:商品房銷售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分攤的公用建筑面積。而商品房預售面積就是指報告期內出售商品房屋的合同總面積,也就是買賣合同中所確定的建筑面積。商品房銷售面積由現房銷售建筑面積和期房銷售建筑面積兩部分組成而來的。
所謂的現房銷售面積就是指在報告期內正式簽訂買賣合同、已經竣工達到入住條件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積,還包括了以一次性付款方式和分期付款方式銷售的現房建筑面積。而期房銷售面積就是指在報告期內正式簽訂的買賣合同、正在建設尚未竣工交付使用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積。包括一次性付款方式和分期付款方式銷售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積。
簽商品房預售合同的注意事項
1.購買商品房的購房者在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的過程中要確認開發商已經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等證件。要看開發商是否具備“五證”,即房地產開發證、國有土地使用證、該工程開發許可證、建筑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商品房銷(預)售許可證等。
2.購買商品房的購房者應該注意審查開發商提供的格式合同。預售合同對房屋交付條件做了基本規定,保障了購房人基本的權益。購房者要注意土地使用年限和約定抵押權的處理方式,約定房屋交付條件和遲延交房的違約責任。在簽訂正式預售合同前,雙方當事人往往會先簽訂一個認購協議,用來約定未來某個時候簽訂買賣合同,購房者也應當仔細閱讀相關內容。
對于個人買房而言,通常來說預售面積就是指你簽購房合同時上面寫的面積,但是真正交房的時候實際測繪面積可能會稍有出入。上述文章講的就是關于商品房預售面積是什么和簽商品房預售合同的注意事項的內容,希望能夠給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