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期房好還是現房好?一般現房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和安全性但是和期房相比價格要高一些,而期房雖然價格較低但是需要承擔的風險比現房要大,那么到底買期房?還是買現房?
在當前樓市的現狀下,大多數置業者購房選擇期房較多。期房價格普遍偏低,折扣力度偏大,首付成數偏低等優勢,通常在一到兩年后才能交房。等待交房的過程中,想必每個人都有著很多的顧慮。為了減少大家落入期房的風險中,總結了注意事項,讓大家防患于未然!
1、房屋質量風險
期房交房時,出現問題最多的就是房屋的質量問題。因為在簽訂購房合同時,房屋并未成型,很多隱蔽的房屋質量問題根本無法檢測,開發商如何偷工減料,降低施工標準,如何讓縮減面積,獲取更多利益,購房者無法得知。為減少風險,只能靠合同約束,另一方法是一定要購買五證齊全的樓盤。
2、注意開發商口碑與實力
包括開發商的信譽和口碑,開發商以前開發的項目,開發商選定施工單位的信譽及口碑,三者相加,對開發商所開發的項目,對即將購置的期房的品質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也從側面估量出開發商的實力與未來的保障能力。
3、虛假廣告宣傳的風險
開發商的廣告宣傳文案,通常是“本圖僅做參考”,如果被廣告海報所吸引就決定購房,那是非常不理性的。如果你對樓盤的外立面、社區配套有特別嚴格的要求的話,最好詢問廣告的真實性與實現效果的概率,并在購房合同中作出明確的約定。
4、規劃變更的風險
開發商擅自變更規劃設計是需要向有關部門做備案的,對于廣大購房者來說,開發商在配套設施、綠地、容積率、環境設施等方面隨意更改很可能會影響自己的購房意愿。購房者應與開發商作出約定,如有規劃變更應提前通知購房者。未作出通知的,屬于侵權行為。
5、定金風險
在期房銷售中,購房者真正拿到購房合同前,通常會有一定額度的金錢支出,作為入會,認籌、升級使用,購房成功后,這些錢將作為定金,然后再簽合同。如果遇到開發商提出的諸如“定金不退還”的條款時,一定要提高警惕性,確定與開發商簽訂的是正式的購房協議,也要協商定金相關事宜,以便一旦不能簽署合同時索回交付的定金。
6、延期交房的風險
期房交房時間通常在1—2年之后,在實際的施工建筑過程中,因為開發商的資金問題、工程管理問題等原因,延遲交房的情況也是大有存在,影響了購房者的入住計劃。還是那句話,只要自己能想到的問題,都要在合同中得到體現。
7、產權風險
購房過程中,購房者總是遲遲辦理不下來產權證,對期房而言,拖延的時間似乎更長,原因無外乎開發商不具備開發商品房的資格(資質)、沒有辦理合法手續違規建房、將房屋抵押、以劃撥土地或集體所有土地等未繳納土地出讓金的土地來開發商品房,以致無法辦理產權證。在簽署購房合同時購房者就要認真審查開發商的五表一書,并約定不能及時辦理產權證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