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分住房,當時我國特有的住房制度,也叫福利分房,1998年后全國均停止了這種分房形式。這種房子的產權屬于單位,使用權屬個人,有房屋“租賃憑證”,要交房租。那么對于這種福利房有沒有房產證呢,房產證如何辦理呢?
福利房有沒有房產證
1993年我國開始住房制度改革,將單位分的房子出售給個人,也叫“公房出售”,價格是以成本價為基礎,根據職工工齡、房子的區域地段、房齡、朝向、樓層、付款方式等進行打扣,一般要拿到房產證則需要根據購買情況來看:
1、這種房子出售給職工后,產權歸職工,5年后市交易。出售后不交房租,開始交物業管理費。
2、福利房出售政策性出售,是一種給職工的福利,所以,“福利房出售”的價格不會像當前的商品房一樣上漲,房屋產權也是歸屬購買人的。
3、福利房是單位給補貼的房產,但往往房產證在單位,5-10年才會拿到房主手里。所以房主需要按一定比例購買后才能擁有產權。
福利房房產證如何辦理
在符合辦理房產證的前提下,辦理房產證跟普通房屋的房產證多經歷的流程是一樣的
1、首先,購房者要審查發展商的資格手續是否健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證是否完備。
2、買賣雙方進行房產交易后一個月內持房屋買賣合同和其他證件到房地產交易所辦理買賣過戶登記。去辦理登記需要攜帶身份證、戶口本、《商品房銷售合同》等證件和資料。
3、辦理完買賣過戶手續后,買方應持房地產交易所發給的房產賣契,辦理申請需要的證件和資料有:賣方的整棟樓的房屋權證、《商品房購銷合同》、商品房銷售存根復印件、身份證復印件、《房屋權轉移登記表》、《墻界表》、《面積計算表》,在三個月內到房屋所在地的市或區(縣)的房屋土地管理局登記申請。
4、買賣雙方接到交易所辦理過戶手續的通知后,應攜帶身份證、戶口本、圖章等,交易所會給買方發放房產賣契,原則上房屋產權證需買賣雙方共同辦理。買賣雙方或一方因故不能辦理買賣過戶手續和產權登記的,可出具委托書委托代理人代為辦理。 在交納了手續費、契稅、印花稅后就可以辦理過戶手續。
5、經房地產管理部門審查驗證后,買方可領取房地產權證。
綜上所述,福利房也是可以辦理房產證的,但是需要滿足辦理房產證的條件的才能受理,一些福利房還可以轉為其他用途的房產,這也可以成為辦理房產證的另一種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