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一樓盤與互聯網公司合作,推出了一個房產眾籌的項目,一套價值63萬元的房子以35萬元的目標價進行眾籌。這件事在國內,可以說是新鮮事,這巨大的讓利以及互聯網營銷式的炒作,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少的關注。
原價63萬 眾籌目標35萬
花1000元就可以眾籌一套房子,然后坐收溢價的好處。你相信這樣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嗎?當然還是有很多人為之心動。仔細想來,房地產企業又怎么與眾籌的網友實現共贏呢?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整個眾籌項目的運作方式是一樓盤拿出一套面積97平方米,市場價63萬元的房源進行眾籌,眾籌設定的目標價為35萬元。通過該互聯網平臺參與眾籌的網友,每人可以按照每份1000元的形式參與眾籌。
據了解,這次眾籌的方式是保本形式,如果眾籌階段沒有籌滿指定的金額的話,網友交納的這些款項就會原額退還。如果眾籌總額達到35萬元的目標價的話,本次眾籌的房源就會以38.5萬元的起拍價格進行競拍,后所得到的溢價好處由參與眾籌的擁有人分享。眾籌發起方還作出承諾,完成競拍之后,參與眾籌人的本金和好處快將在一星期內到賬,長也不會超過三個月。
因為此次眾籌項目設定的價格是38.5萬元的起拍價,比眾籌目標價設定的35萬元溢價了10%,因此這次參與眾籌的朋友至少都將獲得10%的贈加值。競拍價一旦達到市場價的話,參與眾籌的朋友增加值將高達44%。因此,不管你是想要低價買房還是想要通過眾籌賺點小錢,這樣既可以保本又保證增加值的方式還是值得關注的,也因此得到了很多市民的積極參與。
這樣的眾籌,真的可信嗎?
專業人士表示,這樣的眾籌其實是營銷推廣,并不是真正的賣房。
相關負責人表示,房產眾籌在本質上是一項房地產互聯網金融產品,其主要的目的還是合作雙方的營銷推廣而非真正的賣房。通過這樣的形式可以激發市民的購買欲,從而刺激本地的樓市。因此,這樣的方式從實質上來說,其實是開發商拿出一套特價房源來拍賣,通過線上線下的宣傳來吸引市民的關注,后增加客戶的來訪量。
參與眾籌的市民需要注意的是,當今社會上的眾籌玩法各異,如果是保本形式的話,參與人所承擔的風險比較小,1000元的金額不算太大,因此,還是可以試一試的。但是拍賣的時候要公開公正,這樣才能保證大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