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人們都想哪兒涼快哪兒呆著去,到處尋覓避暑納涼的地方,一些擁有適宜氣候、良好生態的避暑景區,在夏天出現了“爆棚”。這也催生了避暑地產的蓬勃發展,避暑房多以四五十平的小戶型為主,價格不貴,讓避暑房獲得了更多人的追捧,天氣越熱,避暑房賣得越火。
避暑養身,溫度只是必要條件,購房者若一味地追求溫度而忽略居住休閑的其他生活要素,就陷入了當下旅游地產的價值怪圈。溫度、氧氣、綠化、配套、山水資源,都作為避暑養身地產的充分條件,并且一個都不能少。
驅車1-2小時是值
畢竟能夠考慮旅游地產項目的市民往往資金相對充裕,基本都有私家車,自駕無疑是他們的主流出行方式。驅車1-2小時左右,既方便生活又能兼顧駕駛樂趣。
醫院、菜市場很關鍵
購避暑房也應該關注周邊配套,生活小超市、菜市場、老人休閑配套、兒童休閑配套等應該成為標配。周邊500米內有醫院,社區內配有游泳池、網球場等設施同樣關鍵。
安保服務很重要
旅游地產具有季節性和不長期居住的特性,因此物管提供的服務應有別于普通物管,比如在保持通風的前提下,定期察看房屋等。唯有這樣,才有可能避免物品失竊等問題,解除業主后顧之憂。
確定是否通
買旅游地產好要買通氣的物業,畢竟來養生、度假的人都是“居民型”人群,如果不通,就只能“被吃館子”或“被燒電磁爐”。
反季節淘貨比旺季更劃算
淡季銷售壓力大,優惠力度也更大。基本上在每年二三月份,避暑類旅游地產的價格低。 淡季的特點凸顯———樓盤推新貨及的沖動均較弱,買家的話語權相對較大。因此,選擇在這段時間看避暑房的買家,和超市里淘過季衣服的師奶一樣,都有不湊熱鬧、抓住“反季節”淘貨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