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者買房時常常關注房價和地段,其余的再看看戶型、園區規劃、物業服務等,往往忽視了排水管道、雨季漏水防水、冬季雪水滲漏等方面。其實,這些小細節不僅讓入住后的業主感覺不勝煩惱,而且還要耗費時間、精力和財力去修補。
案例:滲水漏水讓新房裝修打了水漂
王先生去年以每平方米9000多元買的洋房期房,今春交房裝修后發現非頂層居然也滲水,家里的墻壁大白“長黑毛”、壁紙“鼓包”。物業工作人員多次來家里查看,也始終確定不了漏水點,只怪當初購房時沒有關注滲水、漏水、防水等建筑細節,讓辛苦裝修的新房打了水漂。
經驗房師張經理現場查勘發現,王先生家雖然不是頂層,但是時下的洋房設計均在外墻處設有空調緩臺,正是由于空調緩臺的防水處理偷工減料才造成上述滲漏問題。
購房建議:市民購房時首選現房,并在選房時與專業的驗房師一同查看,不要忽視墻面水印、返堿、裂縫等問題。只有購買建筑質量過硬的房子,才能帶給業主居住新居的喜悅。
案例:排水管噪音大業主好煩惱
李女士現在很苦惱:誰能想到購房時還要問問排水管道怎么設計的。當時她以不菲的價格買了小區的30層住宅中的中間樓層。結果今年夏天入住后,每天夜晚樓上的鄰居一沖涼,不僅自來水管道嗡嗡直響,而且排水管嘩嘩響個不停,一般都要到半夜12點后排水管的噪音才能停下來,家里人也才能入睡。
從事建筑工程的業內人士表示,有些高層產品在建筑設計時只是考慮了排水的順暢,如何有效地預防堵塞等情況,缺乏對排水管道的隔音處理。
購房建議:消費者在購房時不要只盯著樣板間的高大上,應多關注與新房居住密切相關的自來水供應、排水設計等,例如管道井與毛坯房的間隔,排水管線的回水彎管處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