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和兒媳假離婚了,現在房子給了兒媳,我們想知道還能不能要回來。”
年近80歲的趙大爺夫婦近遇到了煩心事兒,已經結婚多年的兒子突然搬回來說沒地住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送給兒子的房改房 假離婚給了女方
一說起這件煩心事,趙大爺夫婦滿臉愁容。趙大爺說,他有兩個兒子,假離婚的小兒子47歲了。“我們之前也不知道他離婚了,結果突然就搬回家里來住,說他和兒媳假離婚成真了,現在不但房子歸兒媳,門鎖也換了,他進不了門。”
對于為什么假離婚,老人并不知情,兒子也沒多說什么,只說現在房子和孩子都給了媳婦,自己什么都沒有,只能搬回家里來住。“我們年紀大了,和他生活習慣不一樣,他回來很影響我們的生活。”讓老人不滿的是,當初房子是房改房后贈送給兒子個人的,也是婚前財產,老人認為,房子是被兒媳騙走的。現在這個小兒子沒地方住,老倆口想的是,如果我們打官司,能不能把房產要回來,或者要一半也行,讓他有個地方住。
律師解答:
法律上沒有假離婚 所以法律后果跟真離婚一樣
老人的兒子已與兒媳辦理離婚手續,房子也已過戶到兒媳名下,換句話說,兩人即便是假離婚,全部的合法手續都已經辦完,想要回房子幾乎不可能了。
很多人為了拆遷、給孩子買房為了讀書等問題辦理假離婚,其實存在很大的風險,因為法律上從來沒有假離婚一說,而夫妻雙方在辦理離婚時,無論初衷是什么,只要是雙方自由意志的表達,且依法辦理了離婚登記手續,雙方當事人的婚姻關系即宣告解除,假離婚產生的法律后果與真離婚一樣。
沒想到現在還是有那么多人因為房子的事情假離婚,購房指南也只能苦口婆心的把假離婚的風險再重新給大家講一講了。
所謂假離婚,是指夫妻雙方為了滿足一方或雙方的某種需求,一致同意辦理離婚手續,在目的達到后再辦理復婚手續。
假離婚的原因有哪些呢?
假離婚的風險主要有以下三種:
一是信用風險
假離婚給當事人帶來的信用風險。如今虛高的房價對大多數家庭來說很難一次性交付全額房款,需要通過貸款來實現買房。而在貸款,因為銀行會采用多種途徑了解購房者的實際情況,包括查看戶口本、要求出具婚姻狀況證明、查詢個人征信報告、查詢家庭成員信息、調查走訪,即通過明察暗訪形式了解借款人的各種情況,包括婚姻狀況。
如果被證明采用欺詐手段騙取了銀行房貸,商業銀行有權通過法律手段予以撤銷,并隨時提前收回貸款,而且購房者還將承擔騙取貸款的法律責任。
二是離婚后購買的財產不是共同財產
假離婚需要夫妻雙方辦理真實的離婚手續,辦理離婚手續的法律后果是離婚前的財產按離婚協議約定確認權屬,離婚后重新登記結婚前購買的財產不能依法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也就是說,經過假離婚之后,其他財產暫且不論,僅論通過假離婚手段而購買的房產,即使房屋購買后夫妻雙方復婚,因需重新辦理結婚手續,那么這套新購買的房產也只能認定為夫妻一方婚前個人財產,不因結婚行為而成為夫妻共同財產,那么作為婚姻關系的另一方當事人則需要承擔此風險,萬一婚姻遇到危機,則可能產生無權參與分配此房屋的情況,只因其系夫妻一方婚前個人財產。
三是弄假成真
夫妻雙方關于假離婚的約定需要雙方誠信的踐行才能完成,只要一方不履行約定,另一方完全可能人財兩空。
如果離婚前分得房產的一方假戲真作,假離婚變成了真離婚,另一方也只能是有苦也無處說!因為雙方的離婚行為是被法律認可的,一旦擁有財產一方在離婚期間反悔,另一方應有的財產份額很可能損失,無法維護自己的權利,而且即使雙方在離婚時簽訂補充協議,對房屋所有權進行約定,但該約定不具有對抗效力登記的效力,其權益也很難得到充分保障。
因此假離婚存在巨大的風險。在此再勸大家一句,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