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評估是采取房產價格評估的市場比較法,通過對同一樓盤的在售房源的掛牌價格,以及同類型樓盤的近期實際成交價格進行專業處理,換算出具體某個樓盤的平均單價,然后結合待評估房屋的實際情況,包括面積、樓層、朝向、裝修狀況、其它特征因素等等,計算出該房屋相對科學合理的市場參考價。那么,二手房在哪些情況下需要評估呢?
(1)二手房價格明顯過低時需要房地產評估。
二手房交易價格的多少與所繳納的稅費是相關的,買賣雙方當事人為了少繳稅費往往向房地產管理部門申報其成交價格時低報、少報,房地產管理部門如果認為該價格明顯低于房地產價值,交易雙方又不愿意調整的,就會委托具有一定資質的專業評估機構對交易的二手房進行評估,并以評估的價格作為繳納稅費的依據。
(2)買賣雙方認為有必要時需要評估。
交易雙方為確定合理的交易價格,也可以委托評估事務所進行評估,作為交易價格的參考。一般情況下,買賣雙方都能自行確定交易價格,但如果有一方或雙方對交易的二手房的價格沒有概念,如境外人士或外地人,對國內或當地的房地產市場不了解,又不相信對方的報價或中介機構的評估,也往往要自行委托或雙方共同委托有資格的評估事務所進行評估,然后參考評估價格確定雙方的交易價格。
(3)進行房地產保險時需要房地產評估。
房地產保險評估,分為房地產投保時的保險價值評估和保險事故發生或損失程度評估。
(4)申請抵押貸款時需要房地產評估。
向銀行申請房地產抵押貸款時,抵押人以抵押物作為還款的擔保。有些購房人為了少付首付款而多報二手房交易價格,高于實際價值的價格對貸款銀行來說有很大風險,因此,銀行為確定抵押物的擔保價值需要對抵押人的房地產進行估價。有些借款人為了能比較順利的貸到款項,證實其擁有的房地產價值,確定其可能獲得的貸款金額,也會提前委托評估機構對自己的房地產價值進行評估。申請公積金貸款的借款人,銀行會要求其進行評估。
(5)發生房地產糾紛時可能要進行評估。
例如二手房買賣合同簽訂后,一方以價格過高或過低而顯示公平為由發生糾紛,一方或雙方或仲裁機構、法院可委托專業評估機構對糾紛案件中涉及的爭議房地產進行評估,為協議、調解、仲裁、訴訟等方式解決糾紛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