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央行發布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其中提出,落實好房地產“金融16條”,加大對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性住房建設等金融支持力度。
央行在報告中表示,當前我國經濟保持恢復向好態勢,增長動能不斷增強,轉型升級持續推進,同時也面臨世界經濟復蘇不均衡,國內經濟穩定回升基礎不穩固等挑戰,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發展的韌性、潛力和活力不斷彰顯,要持續用力、乘勢而上,扎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下階段,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著力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準確把握貨幣信貸供需規律和新特點,加強貨幣供應總量和結構雙重調節。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性,促進經濟金融良性循環,保持物價水平合理穩定。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紅利,有效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作用,維護好存貸款市場秩序,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落實好調增的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實施好存續工具,優化資金供給結構,把更多金融資源用于促進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發展和中小微企業,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培育新動能新優勢。落實好房地產“金融16條”,加大對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性住房建設等金融支持力度。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立足長遠、發軔當前,堅決對市場順周期行為進行糾偏,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進行處置,堅決防范匯率超調風險,防止形成單邊一致性預期并自我強化,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切實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指導金融機構積極穩妥支持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