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對外發布《關于進一步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動方案(2023-2025年)》,立足于推動中長期首都高質量發展和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明確了5個方面50條具體工作任務,努力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行動方案》首先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將創新區域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充分發揮北京“一核”輻射帶動作用,將產業一體化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實體內容和關鍵支撐,推動區域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打造一批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強化區域協同創新方面,將鼓勵引導創新主體在京津冀建立成果孵化與中試基地,建立完善三地科技成果轉化“供需對接清單”機制。
推動區域產業協作方面,將發揮“鏈主”帶動作用,與津冀共同梳理完善產業鏈圖譜,“一鏈一策”制定產業鏈延伸布局和協同配套政策。
圍繞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目標,將打造環京地區通勤圈、京津雄功能圈、節點城市產業圈,依托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京雄等交通廊道打造高質量發展經濟廊道。
“軌道上的京津冀”也將讓三地往來更加方便。2025年以前,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工程將完工,并建成朝陽站、豐臺站等配套交通樞紐項目;同時,本市也將完善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北站、豐臺站、朝陽站、清河站、首都機場、大興機場、城市副中心綜合交通樞紐這“七站兩場一樞紐”之間以及與周邊重要功能區之間的直連直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