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關于公開征求《廣州市建筑工程容積率計算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其中,征求意見稿擬對住宅半開敞空間半算計容比例適當放寬,鼓勵住宅套內設置入戶花園、生活陽臺、大進深的多功能陽臺等半開敞空間,對架空走廊、空中連廊等慢行系統不計容。
據了解,《廣州市規劃管理容積率指標計算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于2018年12月1日起實施,將于2023年11月30日屆滿。本次《征求意見稿》是對《辦法》的修訂。
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方面,《征求意見稿》指出,現有《辦法》未明確架空走廊、空中連廊等慢行系統是否屬于建筑公共開放空間可不計入容積率建筑面積,建設單位和群眾也有不少疑慮和異議,不利于構建城市,不利于支持老舊小區的更新改造。針對這類慢行系統制定容積率獎勵政策主要因為南方為多雨城市。廣州作為南方主要城市,在鼓勵創造綠色出行條件,鼓勵設置各類連廊步行系統的背景下,需制定慢行系統相關的容積率獎勵政策。
“騎樓、過街樓、架空走廊、檐廊、挑廊、景觀亭廊”等屬于慢行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功能為遮陽擋雨,且可以連接不同建筑、地塊,提供舒適體驗的水平交通空間,具備全天候開放條件。因此,《征求意見稿》提出,擬將上述建筑空間類型納入建筑公共開放空間,擴展建筑公共開放空間的含義,符合相關規定可不計入容積率建筑面積。
改善群眾居住品質方面,《征求意見稿》提出,為適應現今健康住宅的要求,鼓勵住宅套內設置入戶花園、生活陽臺、大進深的多功能陽臺等半開敞空間,將住宅套內半開敞空間半計容的比例由原不超過套內建筑面積的15%放寬至20%,并允許設置一個滿足連續開敞率不低于40%的主景觀陽臺不限制其進深。
《征求意見稿》指出,設置入戶花園,利于通風換氣,滿足入戶消殺、臨時儲物等無接觸和緩沖目的;設置大進深多功能陽臺,增加承載居民休閑、健身、種植等多種功能場景的復合空間,既可提升室內空氣流通,也是緩解居民對戶外環境的需求,讓居民在家也能感受自然氛圍;單獨設置生活陽臺,用于晾曬、存放蔬菜等功能,與活動陽臺區分開,加強空氣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