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書記虞愛華于28日下午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謀劃全市房地產工作。會議明確要抓緊完善多項工作舉措:包括大膽穩妥推進商品房“現房銷售”試點,著力抓好蜀山區和包河區各一個試點項目;為避免公攤面積比例過大,要積極探索商品房銷售按套內面積計價,此外,試行取消商品房的樓層差價率限制,把定價權交給市場等。
鑒于合肥城區房地產市場依然存在“兩個搖號”的良好態勢,即房企在肥競拍土地需要搖號、市民在部分區域購房需要搖號,會議明確要抓緊完善以下工作舉措:
一是大膽穩妥推進商品房“現房銷售”試點,著力抓好蜀山區和包河區各一個試點項目。
二是為避免公攤面積比例過大,要積極探索商品房銷售按套內面積計價。
三是“城中村”改造是公益性項目,并非營利性工程,大膽探索土地供應“定向掛牌、協議出讓”。
四是大力推動貨幣化安置、房票安置等多元化安置方式,盡全力讓市民在安置上更早更快更靈活。
五是試行取消商品房的樓層差價率限制,把定價權交給市場。
六是試行車位、車庫與商品房同步辦理預售許可證,但嚴禁捆綁銷售。
七是探索房地產項目地下車庫整體驗收合格,即可辦理預售許可證,此舉有利于提高地庫建設質量,防止趕工期造成地庫漏水等問題。
八是落實“全程代辦”,全面推進“拿地即開工、開工即開建、交房即交證”。
九是堅持和完善土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運用“競品質”機制,探索競爭性談判出讓方式,優先考慮“四沒有”的優質房企:即沒有項目“爛尾”、沒有項目有“保交樓”任務、沒有物業管理出問題、沒有項目工程質量問題。
十是要以嚴密制度加強商品房預售資金共同監管,嚴防資金挪用。
會議要求,要主動識變應變求變,政策舉措成熟一條落實一條,早出臺、早落地、早見效。發現偏差,要及時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