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發布關于公開征求《廣州市差別化入戶市外遷入管理辦法》意見的通告。
通告指出,擁有國內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本科學歷(無學士學位),或擁有國內普通高校全日制大專學歷,或技師學院全日制預備技師班、全日制高級工班畢業人員;申報時在差別化入戶實施范圍區域內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12個月的28周歲以下的人員可由市外遷入廣州7個行政區,分別是白云、黃埔、花都、番禺、南沙、從化和增城區。
眼下,這則管理辦法仍處于公開征求公眾意見階段。這是為促進人力資源集聚和優化配置,優化廣州市人口結構而出的辦法,它和一些稅收、金融等政策一樣,也并非直接面向房地產而出的政策,但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利好房地產交易。
產業的轉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都需要依靠人才,眾多城市上演“搶人大戰”,希望吸引更多的人才去到并留在那個城市,令該城市獲得更多的活力及更大的發展動能。廣州此次擬放寬7個行政區的入戶條件,同樣也是吸引人才的體現。就房地產而言,長期發展和人口紅利息息相關,一個地方源源不斷的人口流入,才有可能為當地新增相應的房屋購買力。與此同時,這些人才的流入,也有望帶動資金的流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成為支撐房地產市場的動力。
28周歲以下的人員,也不一定具有強大的支付能力。因此,差異化放寬入戶,不會對廣州的樓市帶來立竿見影的促進效果,但能為該行業帶來長遠的、細水長流般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