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發布關于高質量全域推進未來社區建設的實施意見,開展舊改類未來社區建設的,可申請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住房公積金等。意見提出,到2023年底,全市累計創建未來社區300個以上、覆蓋不少于20%的城鎮社區,累計建成未來社區100個。到2035年底,全市基本實現未來社區全域覆蓋。
意見提出,到2023年底,全市累計創建未來社區300個以上、覆蓋不少于20%的城鎮社區,累計建成未來社區100個;進一步完善城鎮社區建設專項規劃,出臺未來社區創建三年行動計劃,開展公共服務配套設施補短板行動;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階段性標志性成果,未來社區街道全域創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到2025年底,全市累計創建未來社區約500個、覆蓋40%左右的城鎮社區,高質量全域推進未來社區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未來社區成為城鎮社區新建、舊改的普遍形態和普適性要求。到2035年底,全市基本實現未來社區全域覆蓋。
意見要求,建立長效運營機制。構建運營可持續、資金可平衡、管理可閉環的運營機制。以集體資產、資源、資金有效利用為切入點,大力發展租賃經濟、物業服務經濟,將社區空間“存量”轉化為社區經濟“增量”。鼓勵將社區服務交由專業運營機構承擔,積極探索“市政服務+物業服務+商業服務”的綜合運營模式。鼓勵利用低效閑置用房建立創新創業載體,按需植入雙創服務空間,以創業帶動社區就業。
同時,引培專業運營主體。暢通服務運營企業自薦、推薦渠道,積極發展未來社區產業聯盟,引入、培育優秀的社區綜合服務運營企業以及托育、養老、文化、健康、社區商業等專業服務運營企業,開展舊改類未來社區交由市級或區級國企平臺統一運營試點工作。
政策支持上,意見要求建立多元化資金籌集機制。各級政府應統籌相關政策和資金支持未來社區創建,建立多元化資金籌集機制和成本共擔機制。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國家及省級補助資金支持未來社區建設。鼓勵社會資本、金融機構、業委會、村經濟合作社及個人等社會力量參與未來社區投建運營。通過市場化運作,創新大片區資金統籌平衡模式,實現整體資金平衡。開展舊改類未來社區建設的,可申請使用(補建、續籌)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住房公積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