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已有超過40個城市調整首套房貸利率下限至4%以下。整體來看,降低首套房貸利率下限有利于降低購房者置業成本,對促進購房需求釋放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2022年12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發布通知,決定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和同比連續3個月都下降的城市,可階段性維持、下調或取消當地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下限。
中指研究院近日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以來,全國已有超40城調整首套房貸利率下限至4%以下。其中,肇慶、湛江、惠州等城市取消了首套房貸利率下限;珠海、柳州等城市首套房貸最低利率已降至3.7%;天津、沈陽、十堰等城市首套房貸最低利率降至3.9%。同時,貝殼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5月,中國百城首套房貸利率較上月微降0.01%,二套房貸利率與上月持平。
4月70個大中城市中,新房價格環比下跌的城市數量較少,房價整體呈現企穩態勢。但5月以來,隨著前期積壓需求釋放后,購房需求釋放動能減弱。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房貸利率下降疊加更多供需兩端政策支持,才能更好地發揮政策效果,“從政策空間上來看,釋放改善性住房需求、降低置業成本,一方面可以繼續優化‘認房認貸’政策,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貸利率,調整普通住宅認定標準等;另一方面,降低交易稅費,加快落實降低中介費用、落實‘帶押過戶’等,降低置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