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廣西文化和旅游廳、廣西交通運輸廳聯合印發《廣西邊關國家旅游風景道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預計經過三年建設,實現邊境地區“快進慢游”立體交通體系較為完善,沿線旅游產品和旅游服務達到國內一流水準,基本建成廣西邊關國家旅游風景道的目標。
《方案》明確,結合中越邊關風情旅游帶建設,廣西將重點圍繞風景道沿線三市八縣(市、區)的資源,突出區域特色,構建“一軸三組四核”的發展布局。挖掘和利用花山巖畫文化、邊關歷史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等特色文化元素,在東興、防城、寧明、憑祥、龍州、大新、靖西、那坡等地打造風景道文化景觀段落。加強旅游要素建設,打造多個高等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邊境特色美食區、高端度假酒店、山水主題酒店和文化主題酒店、精品民宿、邊關特色旅游購物場所、休閑娛樂旅游精品項目。
據了解,廣西邊關國家旅游風景道長約725公里,經東興市、防城區、寧明縣、憑祥市、龍州縣、大新縣、靖西市、那坡縣等三市八縣(市、區),串聯東興國門景區、友誼關景區、左江花山巖畫景區、大連城景區、明仕旅游度假區、德天跨國瀑布景區、通靈—古龍山峽谷群景區、老虎跳大峽谷景區等,輻射峒中、愛店、友誼關(浦寨)、水口、龍邦、平孟等邊境口岸以及周邊的邊境特色村鎮、中國傳統村落、少數民族村寨和鄉村旅游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