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建筑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是首都建筑業邁向更高質量發展水平的關鍵轉型期,也是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更新等重大建設任務全面展開、推進減碳降碳目標實現的關鍵時期。為此,《規劃》從激勵企業創新提質,夯實行業升級基礎、加快轉變生產方式,推動行業轉型發展、深入優化營商環境,構建現代治理體系、大力推進城市更新,打造城市活力空間、建設智慧韌性城市,落實城鄉發展戰略等8個方面出發,提出多條“十四五”時期主要任務。
其中,《規劃》要求,到2025年,完成首都功能核心區平房(院落)10000戶申請式退租和6000戶修繕任務,力爭完成全市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的1.6億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實施100萬平方米危舊樓房改建和簡易樓騰退改造。
在老舊小區改造方面,《規劃》提出,積極探索老舊小區改造多方共擔籌資模式,推廣“勁松模式”“首開經驗”,完善市場化實施機制??筛鶕用褚庠咐眯^現狀合法房屋和公共空間補充公共服務設施,鼓勵利用空閑地、拆違騰退用地及地下空間等建設便民服務設施。重點做好核心區老舊小區改造。積極有序推進既有多層住宅樓加裝電梯。
《規劃》還提出,要重點推動500萬平方米左右低效老舊樓宇改造升級,完成22個傳統商圈改造升級;有序推進700處老舊廠房更新改造、低效產業園區“騰籠換鳥”;基本完成134個在途城鎮棚戶區改造項目,完成30000戶改造任務。
在傳統商圈改造升級方面,《規劃》明確,鼓勵傳統商圈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商業業態優化、空間品質提升、營銷模式創新、區域品牌塑造、管理服務精細、開放水平提高等進行全方位改造升級,拓展新場景應用、挖掘新消費潛力、提升城市活力。促進功能混合,創新服務供給方式,補齊短板。鼓勵多元社會資本參與,提高業主和改造機構創新轉型主動性,推動更新項目建立自給自足的“造血”機制。
《規劃》持續推動危舊樓房、老舊樓宇、傳統商圈、低效產業園區、老舊廠房、城鎮棚戶區等其它類型項目更新改造,合理確定改造計劃,持續完善項目儲備庫,實行滾動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