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最不能忽視的就是配套,周邊配套是否齊全對房子本身及業主生活影響都非常大,一般來說,內部配套設施是指與小區住宅規模或者人口規模相對應的公共服務設施、道路和公共綠地的總稱。外部配套所包含的的內容則更加廣泛。基礎配套設施包括哪些?小區配套是否合格如何判斷?
一、交通配套
樓盤的交通狀況可分為小區外交通狀況和小區外交通狀況。內部交通包括小區內的車位設計是否足夠,車位設計最少是與住戶數量為1:1比例,小區私家車進出是否方便,停車場設計是否會擾民,目前多數樓盤設計是人車分流,這是非常好的住宅內交通設計,安全安靜。
外部交通包括小區位置是否臨近城市交通主干道、道路通行能力、路面路況、高峰堵車狀況、交通是否受到單雙號的限制等。公交站牌距離以步行10分鐘內為佳,不同路線公交至少3種,城鐵站站臺以步行15分鐘內為佳,這樣的交通配套為較好的。
二、商業設施
商業配套設施有綜合食品商場、綜合百貨商場、集貿市場、藥店及其他第三產業設施;其中最少要有菜市場、超市,這是基礎需求,否則居住時候買菜、買生活用品還要做公交車外出,生活十分不便。當然如果在基礎需求之外,還有百貨商場、大型市場的樓盤就更好了。
但是也需要考慮,大型商場如果距離住宅太近,會有嘈雜影響,距離是步行15分鐘到達的距離為佳。
三、物業公司
現在購買的商品房小區都是有物業公司,但是物業公司的資質與水平卻是參差不齊,物業公司也可以作為選擇要考慮的因素之一,畢竟后期生活中,小區內部的安全與管理等生活點滴都是與物業打交道。
物業公司判斷是咨詢是其物業公司是什么,然后去百度查詢其物業公司有沒有不良事件。也可以去其物業公司管理下的小區下觀察小區情況,咨詢其小區人員了解其物業公司如何。
四、醫療衛生
這里說的醫療衛生設施包括了衛生站、居住區門診、醫院,就目前情況而言,每個小區附近都有醫院的可能性非常小,多數小區會配有簡單的衛生站,大型的醫院方面,建議是開車15分鐘內有大型醫院為基礎需求。
五、金融郵電
金融郵電設施就是指銀行、郵局等,這方面是小區附近有是為佳,如果沒有也不必強求。當然購房者也可以到意向樓盤附近的住宅區域了解是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