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手房價格進行評估
一般情況下,銀行按揭時會做保值評估,這個價格可以看出房屋的保值價。在掌握房屋基本情況的基礎上,消費者應從多個方面對二手房價格進行評估。也可以委托信得過的中介機構或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弄清能否做二手房按揭貸款。
2、協議簽訂內容看好
簽訂書面協議時,關注是產權情況、房產總價、交易稅費及日期,其中要注意的是書面協議里面要明確二手房交易稅費雙方如何分擔。
其中,日期也是非常重要,像交定金、過戶、交樓時間,確定日期才能夠保證交易順利進行,例如規定贖樓要在45天內做完,首期款在簽完合同內7天做銀行監管等。
3、檢查水電煤氣
如水電費未結清,購房者要提前和中介、賣方做好約定。如果不提前問好這些,那么等所有問題都辦好后,購房者再找賣方,估計人也找不到了。提醒中介把所有流程走完后,再支付中介等費用。
(1)房屋手續是否齊全。房產證是證明房主對房屋享有所有權的惟一憑證,沒有房產證的房屋可能有房產證而將其押或轉賣的情況出現。
(2)房屋產權是否明晰。有的二手房有好多個共有人,如果只是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買受人與其簽訂的買賣合同未在其他共有人同意的情況下一般是無效的。
(3)交易房屋是否在租。俗語有云“買賣不破租賃”,我國法律對此也有明文規定。如果買受人只看房產證,只注重過戶手續,而不注意是否存在租賃時,買受人極有可能得到一個不能及時入住的或使用的房產,可能還會引起糾紛。
(4)土地情況是否清晰。買受人注意土地的使用性質,如果是劃撥的土地一般是無償使用,政府可無償收回;如果是出讓,買受人只對房屋享有較完整的權利,但其使用年限有局限。
(5)市政規劃是否影響。有些房主出售二手房可能是已了解該房屋在5到10年左右要面臨拆遷,或者房屋附近要建高層住宅,可能影響采光、價格等市政規劃情況,才急于出售,作為買受人在購買時應全面了解詳細情況。
(6)福利房屋是否合法。這些房屋在土地性質、房屋所有權范圍上有一定的國家規定,買受人購買時要避免買賣合同與國家法律沖突。
(7)單位房屋是否侵權。如果房屋是單位的有成本價的職工住房轉讓時應繳納土地使用費。對此類房屋單位享有部分產權,職工在轉讓時,單位享有優先購買權。
(8)物管費用是否拖欠。如果買受人不知情購買了此房屋,所有費用買受人有可能要全部承擔。
(9)中介公司是否違規。有些中介公司違規提供中介服務,買受人以為自己占了便宜,豈不知如果被發現,所有的責任有可能自己都要承擔。
(10)合同約定是否明確。二手房交易的買賣合同雖然不需像商品房買賣合同那么全面,但對于一些細節問題還應約定清楚,如:合同主體、交易方式、權利保證、房屋價款、違約責任、糾紛解決、簽訂日期等等問題均應全面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