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緩和后房地產市場恢復較快,目前已經處在較為景氣的區間。隨著部分一、二線城市房價較快上漲,房地產行業局部風險有所累積。下半年預計住房金融環境仍將繼續偏緊,政策在對房企維持高壓的基礎上,抑制居民住房貸款較快擴張。在有效防范住房金融風險的同時,房地產加盟行業需要合理的金融支持,以保持房地產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一、居民住房貸款擴張收斂
2021年以來,居民住房信貸擴張較快。根據央行公布的季度報告顯示,截止2021年一季度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35.7萬億元,存量規模較2020年末增加1.2萬億,占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9.8%,占比規模較2020年末回落0.2個百分點。
居民貸款擴張速度與歷史高點相比尚屬溫和。截止2021年6月末,居民部門中長期信貸新增3.43萬億元,同比增長22.5%。與過往十年類似的住房金融周期對比發現,當前擴張速度遠不及2013年上半年(同比超過150%)和2016年下半年(同比超過90%)的水平,但階段性增速仍偏高。
居民部門杠桿率上升較快,房貸利率短期進入上升通道。
國內居民部門杠桿率和新增住房貸款價值比(LTV)均處于歷史高位。數據顯示,2021年二季末,居民部門杠桿率為62 %,較2020年末回落0.2個百分點;上半年新增個人按揭貸款1.64萬億,同比增長23.9%,貸款價值比LTV為0.37,盡管已經連續幾個月回落,但該指標仍處于歷史高位。
下半年熱點城市房貸利率有較大的上行壓力。與2020年12月相比,截止2021年6月末,全國首套平均房貸利率從5.23%升至5.37%,二套房平均房貸利率從5.54%升至5.65%。部分重點城市紛紛上調利率,其中杭州年內已上調三次。整體而言,國內一線城市和重點二線城市居民房貸利率都低于全國水平,未來這些重點地區的房貸利率仍有上行壓力。7月上海首套房貸利率上調35bp,利率進入“5”時代;佛山則進入“6”時代。
中國居民部門杠桿率在全球范圍內處于低位。從縱向看,最近6年我國居民部門杠桿率年均增長約4.4個百分點,參照歷史上著名的幾次地產泡沫破裂的案例,這個增速是較高的。例如,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末,即經濟泡沫時期,家庭部門杠桿率由1986年的55.6%上升到1990年的70.6%,房地產加盟4年間居民部門杠桿率累計上升15個百分點,平均每年上升約3.8個百分點。美國居民部門杠桿率則在21世紀初期以平均每年增加4個百分點的速度堆積,最終爆發了全球次貸危機。鑒于中國居民首付和多套房貸款比例在30%-70%區間,在全球范圍內處于較高水平,為銀行貸款提供了有效的“安全墊”。而諸多發達經濟體首付貸在10%左右,有的國家像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居民部門杠桿率已超過100%,因此我國居民房貸實際風險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