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積土地出現流拍,在第2輪土拍的過程中,長沙、北京流拍率達到了60%以上,杭州、沈陽、廣州流拍率也達到了50%以上,平均土地流拍率達到了33.4%,如此大面積的流拍,當然是會對各城市的土地財政收入不利,更對于房價的穩定趨勢不利。
為了扭轉這局面,10月下旬中央到地方多次約談房子,進一步地了解房企們的經營情況,在后期會適當地放松融資。
10月9日中國銀行,市場交易商協會舉行房企代表座談會,矯正偏緊的房地產信貸環境,隨后招商蛇口、保利發展、金地集團。等多家房企在銀行間市場成功發債,據媒體不完全統計11月15日已經有20家房企發債,金額在3億至30億元不等,融資總額接近300億,三四天的發行債務已經超過了整個10月份的發行債務了,對于資金緊張的房企來說,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房企至暗的時刻也已經開始過去了。